一 关于给予的成语是哪个
班功行赏 褒贬与夺 报效万一 笔底超生 笔下超生 博施济众 不吝赐教
二 表示给予贡献为了满足索取的成语有哪些
口是心非,道貌岸然。
三 表示给予贡献为了满足索取的成语有哪些
目无余子
发音 mù wú yú zǐ
释义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内。
出处容 《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示例 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
四 和接受给予有关的成语
成语词目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 清·岭南羽衣女士专《东欧女豪杰属》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 867
殚财竭力 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 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 461
多财善贾 贾:做买卖。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 《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478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积蓄财产
五 关于给予的成语
班功行赏 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褒贬与夺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报效万一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笔底超生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苏雪林《闲话战争·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六 关于请求给予的成语是什么
请求给予推导提示:“请”的本义是“请,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成语助记:不情之请
请君入瓮
负荆请罪
束緼请火
另请高明
七 形容“给予”的成语有哪些
雪中送复炭
拼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释义:制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舍己为人
拼音:shě jǐ wéi rén
释义:原指放弃自己的见解,随声附和别人。现指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锦上添花
拼音: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义:本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八 还有哪些是形容在别人急需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成语
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施以援手、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解囊相助、拔刀相助、济困抚危
九 表示给予的成语
班功行赏
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褒贬与夺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报效万一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笔底超生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苏雪林《闲话战争·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出处: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恰好听到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不遗寸长
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
出处:《宋史·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大慈大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戴天履地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多许少与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出处: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恩德如山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恩高义厚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恩若再生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恩山义海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出处: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恩深爱重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恩深法驰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恩深似海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恩甚怨生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出处:《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恩同父母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恩同山岳
犹恩重如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恩同再生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恩重丘山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返哺之恩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丰取刻与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出处:《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
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扶危济急
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感恩怀德
感激别人的恩德。
出处:《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感恩图报
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怙恩恃宠
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缓急相济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朋友本来有通财方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积善余庆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急公好施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急公好义
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济寒赈贫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苦。”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济困扶危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济弱扶倾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将夺固与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处:《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将取固予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同“将夺固与”。
矜贫救厄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救灾恤患
指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堪以告慰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匡其不逮
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乐善好义
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利出一孔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出处:《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论功行封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面授机宜
授:给予,付予;机宜:机密之事。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左良玉在他退出后,立刻召集诸将,面授机宜。”
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
普度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普济群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普济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起偃为竖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千恩万谢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轻才好施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取予有节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色授魂与
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一侧。”
善门难开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生杀予夺
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生死予夺
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
十 形容给予的成语
班功行赏
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出处:南朝·宋·范晔《回后汉书·李云传》答:“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褒贬与夺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报效万一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笔底超生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苏雪林《闲话战争·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