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吠之惊gǒu fèi zhī jīng解释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
1、狗吠之惊
狗吠之惊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亦作“狗吠之警”。
《汉书.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臣安窃为陛下重之。”亦作“犬吠之警”。《汉书.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颜师古注:“菞,古‘黎’字。”
2、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本文是公孙弘和主父偃的合传,并附录了徐乐、严安的两篇奏疏。至于篇末的王元后的诏书和班固的赞语,皆为后人所加,非司马迁原文。
传中记述了平津侯公孙弘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
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
传中也记述了主父偃与徐乐、严安谏止征胡及通西南夷之事,表现了他们反对穷兵黩武,重视民间疾苦的思想。
特别记述了主父偃“诸侯得推恩分子弟”的主张,这是名为推恩,实则削藩,打击诸侯势力的极好主张,对于加强和维护汉代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重要意义。
传中虽对主父偃骄横之势有所讽刺,但对他的不幸也表示同情,特别是对当时的世态炎凉深有感慨,寓含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感。
本传选材主要集中在如何对待匈奴和西南夷的问题上,中心突出,有利于表现主题。另外本文记事简约,前后照应紧凑。
特别是论说的内容多以奏疏形式出现,使叙论相间,浑融交错,既突出了史实,又很好地阐明了司马迁的观点。“太史公曰”一段,作者以“悲夫”二字收束全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