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四字成语 - 夏至|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夏至|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公历:2020年6月21日夏至(父亲节)

农历:庚子年 五月初一

气温:26~34℃

天气:多云转晴

风向:西南风3—4级

坐标:江西南丰

6月21日,夏至,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也就是说,夏至的“至”可不是到来的意思,而是太阳北行到极致的意思。过了这天,太阳将走“回头路”,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

说到白夜,便不能不向往漠河,便不能不想起迟子建和“北极村”——一个极富灵性与柔情的北国小镇。我想,夏至的北极村,一定拥有最浪漫的夜吧。

2020年的夏至,周日,恰逢父亲节,又遇上月环食。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夏至前一天,给孩子们发了李子柒的《关于小麦的一生》的19分钟的视频链接。

20分钟以后,屏幕那端,孩子们有了回应——

宸佑同学说: 李子柒过得好原始自由的生活呀!都能找到小时候的农村生活。从麦子发芽到麦牙糖,都是小时候过年要准备的年货,只是南方是收稻谷,不是小麦。

宇翔同学说: 据资料显示,人们最理想的生活其实就是田园生活。

霓可同学说: 在我们眼里,这种生活是非常累的、辛苦的。但在李子柒眼里,却是一种享受。

悄悄地告诉你们,李子柒的生活就是陈老师梦想中的生活的样子。

? 2

第二天的晨诵课,当大屏上出现高骈的这首《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早有孩子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宸佑同学说,老师,这首诗我们在立夏时就读过。我请孩子们说说看,读完这首诗,你看到诗人在哪?孩子们很快回答,当然是在山亭里啊!你瞧,诗的题目就告诉我们了。

说起来,线上学习那阵子,我们的晨诵可是坚持了几个月了,跟着一起走的孩子应该有一些数量的诗词积累了。

于是,我又问:和赵友直的“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还有杨万里的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比起来,高骈笔下的夏天是不是给你不一样的感觉?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熟悉这几句诗的孩子,自然能透过文字,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

有孩子说,高骈的这首诗更美,但杨万里写的“捉柳花”好有趣。

也有孩子说,这首诗好悠闲。

再给孩子们读大屏上的这段文字,孩子们自然心领神会——

因为风动,才有了这满院的蔷薇花香。倘若蔷薇无香,风再动又能怎样?所以,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也需要努力积蓄自己的能量,待风动时,自然能飘出幽香。

我讲这番话时,每个孩子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说到夏至三候,孩子们又活跃起来。

一候,鹿角解。 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孩子们对于鹿角的脱落很好奇,有兴趣的孩子应该到广阔的阅读中去深化自己的认知。我对于鹿的很多认知其实也只是来源于黑鹤的动物小说。黑鹤的《我的原始森林笔记》为我们呈现的就是一个即将消亡的民族——使鹿鄂温克人,与高大威武的驯鹿一同行走在静谧的森林中的生活片段。

二候,蝉始鸣。 夏至因为有了蝉,便从来不觉得寂寞。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有蝉鸣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蝉,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夏天最重要的主角。

真正的夏天,自然少不了一个捕蝉神器——一根长长的细竹竿的一头,绑上一个用细铁丝弯成的圆圈,上套一个塑料袋。如此神器,夏天必备。

盛夏的正午,趁着父母午睡,带上3们的捕蝉神器,悄没声儿地溜出门,和小伙伴们会合。

午后时分,阳光正好,蝉鸣甚欢。我和小伙伴们穿梭于桔树林中,不多会儿,我们的小脸晒得通红,但听着小袋子里知了扇动翅膀的扑腾声,欢悦早已填满了胸膛。很快,我们便发现了蝉鸣叫的秘密,原来腹部有两片可以张开的小盖子的蝉,才会鸣叫。小盖子里面的白色薄膜,便是它叫声洪亮,传播高远的原因。

似乎,奔走于乡野之间的我们,最不缺的便是对这个世界的探求之心。

三候,半夏生。 说这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 3

那天监考,站在1号教学楼的五楼,眼前的枫杨树当真让我心醉神迷。站在它的面前,我只有一个念头——扑进它的怀抱。

看着翠绿的树叶间,那一长串一长串绿色风铃,在风中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模样,一个新的名字从我的嘴里蹦出来——风铃树。后来,就算在教室里监考,我的视线也总是越过门窗,投向它。

熟悉的地方,从来不缺风景。

再丰富的想象,怕是也想象不出来一朵“毛绒球”是如何华丽转身,变成一根“长豆荚”的。农历课程的实践,让我越来越觉得,大自然真的是一位再神奇不过的魔术师。

杨万里有诗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其实,紫薇花具体是什么时候开的,我并没注意到。但这个盛夏,路旁、湖畔或小区的绿化带里,远远地,它花云缭绕的样子,或粉,或紫,或白地兀自绽放的样子,却一定是它最迷人的模样。

小区绿化带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出了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样子很是精致。名字很普通——黄花棯。

繁华落尽,归于朴实。芒种时节,太阳赋予芒草光芒万丈的样子。夏至,它又赋予自己新的使命——被乡人割回家,做成一把把芒扫把,履行着自己新的职责。 活成什么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盛夏,酷暑难当,我们的菜园子疏于管理,杂草丛生,几近荒芜,这还真应了那句谚语——“夏至不除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看着这个孤零零垂挂枝头的苦瓜,想起小时候还拿这种红苦瓜当零食吃呢!红透了的苦瓜,轻轻一掰,两半开,露出红艳艳的苦瓜瓤。里面被红瓤包裹的软软的苦瓜籽,入口,甜甜的。我们小时候的零食,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还真显得有点奇葩。

4

夏至后的第4天,迎来端午节,很多孩子在这个节气依旧完成了两份赏心悦目的笔记。恰逢复习迎考,农历下的天空课程更像是一股清风,吹走了复习生活埋头苦干的紧张乏味。

绿树阴浓夏日长,每一份作品都是对夏日美好时光的珍藏——

这个夏至,婧嫄与所有的美好相伴。不仅亲见日环食的全过程,还在捕蝉中收获了别样的乐趣。

夏至,伊涵玩踩影子游戏,赏日环食,吃夏至面,还跟着姨妈get了一项新技能——包粽子。很喜欢伊涵的笔记色彩搭配,热烈的盛夏味道扑面而来。

请不要怪蝉大声喧哗,因为它实在不想沉默啊!这激昂的、美丽的、快乐的叫声啊!——浩天热情歌颂的真的只是蝉的生命吗?

宸佑的每一份节气笔记,都透着一份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在行走中,他总会有自己独到的发现。这是多么的可贵!

又是粽子飘香时,从采集粽叶和兰草,到包裹,歆怡跟着妈妈亲历了全过程,满满的体验和收获呵。

鑫怡用三份作品,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包粽子这一传统习俗。在采集原料的过程中,鑫怡还学会了区分糯米和平时做饭的大米呢。

这学期的非连续性文本可不是白学的。瞧,思佳用流程图呈现的包粽子过程,是不是简单易懂?

节气课程让蔓依的心变得细腻了,柔软了。小时候经常吃蝉,现在却有些不舍了,连蝉声也觉得好听了。

熠扬的灵气尽在细节中展现。瞧瞧那可爱的粽子兄弟,还有那个小巧别致的香囊,真是人见人爱(?°з°)-

晨宇用知识笔记给我们讲述关于夏至的习俗。

标题上的“荷景”二字,比文字还要美。

肉粽子蒸熟后,剪断细线,撕开它的外衣——箬叶,你会闻到一股香气。——透过仪岑的文字,我都要流口水了。

颖阳同学迈出了节气笔记的第一步,可喜的进步。哪怕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发现,也是伟大的创作。

周鑫同学可以学着把“我”放进来,有了“我”的体验,文字自然就精彩了。

生活中如果能像宸佑同学一样做个有心人,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啦!

夕阳,阿姨的葵花籽,反舌鸟——在矜涵的笔下,都是一段美妙的偶遇。

舅舅的烤知了

吴宇翔

又到夏至了,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开始了大合唱。

? “知了~知了~”每当听到知了发出的叫声,我都会想起舅舅的烤知了。

? 那年夏日,太阳烤着大地,成群的知了在树上, “知了~知了~”地叫着,搅得我心儿痒痒。

? “舅舅,”我再也按捺不住了,从床上跳了起来,直奔舅舅的房间,抱着他叫道,“咱们去抓知了,好不好?”

? “好啊!”舅舅从电脑桌上站了起来,关了电脑,跟着我来到楼下的车库,准备出发。

出发了!舅舅头戴大大的草帽,扛着一个用塑料袋绑在长竹竿上做成的简易网子,我手上捧着个大纸盒,兴奋地小心翼翼地跟在舅舅后面。

来到一颗大树旁,这颗大树啊,那叫一个高,我无论怎样踮起脚来也够不到树枝。茂密的树叶间,透出声声“知—知—”的鸣叫声。

? “就这了!”舅舅说着便高举着网子开始抓知了。

? 只见他将网悠然摆来,又悠然摆去,就像一位画家在纸上作画。而我呢,只要在旁边一手拿着装知了的盒子静静地看着就行了。只听“啪”的一声,一只知了进网了,“啪!”“啪!”“啪!”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我们的盒子渐渐被装满,我和舅舅像个得胜的将军满载而归。

? 回到家后,我们便开始清洗知了,别看知了那么大,其实肉就只有一点点,但把他们串起来撒点盐烤熟,再撒点孜然辣椒面,别提有多香了。

又到了夏至,知了又开始歌唱了,真想再和舅舅一起去捉知了。

写下这些文字时,已经是夏至的最后一天了,孩子们也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抬眼望去,阳光正好,每一个被阳光照耀的日子,都有我们的故事,这样安静地记录,已足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