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四字成语 - 关于行为的四字成语

关于行为的四字成语

傲霜枝 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迷魂汤 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出处:《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暧昧之情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按行自抑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出处: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卑鄙龌龊 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出处: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他们里面的坏人,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背信弃义,杀人放火,横抢武夺,卑鄙龌龊,什么都干得出来。”

卑鄙无耻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办你个‘胆大钻营,卑鄙无耻!’下去候着吧。”

卑陋龌龊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北辙南辕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出处:见“北辕适楚”。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汉书·贾谊传》:“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

变贪厉薄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出处:《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明不白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怎么不明不白,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不值一哂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

出处:鲁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

不值一笑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出处:鲁迅《朝花夕拾·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材茂行洁 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出处:《汉书·薛宣传》:“窃见少府宣,材茂行洁,达于从政。”

材茂行絜 絜,同“洁”,干净,廉洁。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苍松翠柏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扯篷拉纤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们作盘缠。”

扯纤拉烟 犹扯篷拉纤。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出乖露丑 乖:荒谬的;丑:可耻的。指在人前出丑。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揣奸把猾 揣:藏。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出处: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吹牛拍马 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从井救人 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处:《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聪明正直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先〈赛四节记·踏雪寻梅〉》:“今朝乐事古应稀,数瓯满饮,休负明时,村夫俗子,枉营营岂知滋味。”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戴盆望天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荡检逾闲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头,小德出入可也。”《晋书·戴逵传》:“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度己以绳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断蛟刺虎 指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罚不责众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放荡形骸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风云人物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蜂狂蝶乱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允谐》:“那淫奔坞,多少蜂狂蝶乱,毕竟傍谁虚度。”

蜂迷蝶恋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同“蜂狂蝶乱”。

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草桥惊梦》:“说不尽梦儿里半推半就,蜂迷蝶恋花心动。”

付之度外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负土成坟 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出处:《后汉书·醒荣传》:“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

改行从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出处:《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改行迁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出处:《新唐书·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改行为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高人雅士 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割股之心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革心易行 指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出处: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狗心狗行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狗彘不如 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狗彘不若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彘不食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乱。

孤履危行 指行为孤高独特。

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寡廉鲜耻 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瑰意奇行 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同“瑰意琦行”

出处:刘师培《文说·宗骚》:“瑰意奇行,超然高举。”

瑰意琦行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诡秘莫测 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和实之读邸报之一》:“鬼谷纵横舌,终南诡秘踪。”

鬼头鬼脑 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的姊夫姊姊好。”

鬼头滑脑 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同“鬼头鬼脑”。

出处:马云鹏《雁塞游击队》第十七章:“冯福合是做小买卖的,有些鬼头滑脑,对他的话不能全信。”

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横行逆施 指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出处: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厚颜无耻 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狐媚魇道 指行为妖邪。

出处:《红楼梦》第二十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又第四四回:“我说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魇道的。”

胡天胡地 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出处:阿英《西门买书记》:“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但他们不识货,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

胡天胡帝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出处:《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荒淫无耻 荒唐淫乱,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秽言污语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毁瓦画墁 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赵岐注:“孟子言人但破碎瓦,画地则复墁灭之,此无用之为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则子食乎?”

毁钟为铎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毁舟为杕 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鸡鸣狗盗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出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纪纲人论 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出处:《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嘉言善行 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嘉言善状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嘉言懿行 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坚贞不屈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坚贞不渝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矫言伪行 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

洁身累行 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

竭诚尽节 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解衣般礴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解衣磅礴 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解衣盘磅 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解衣盘礴 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解衣槃磅 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金石不渝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酒后无德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举止不凡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举止大方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矩步方行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断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捐残去杀 指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狂朋怪侣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出处:宋·柳永《戚氏》词:“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狂朋怪友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见你每朝逐日,伴着那火狂朋怪友,饮酒作乐。”

狂朋恠友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亏心短行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五出:“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从今后,相思两处,一样泪盈盈。”

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磊落光明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

出处:《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磊落轶荡 轶荡:旷达。心胸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出处: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

离经畔道 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礼坏乐崩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