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四字成语 - 天夺之魄成语故事

天夺之魄成语故事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民国时期,北京周边的盗墓活动十分频繁,清代皇家陵园被盗掘尤其严重。我上面的'文章说有清妃陵被盗的事情,就是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不少人可能觉得奇怪,明代皇家陵园为什么没有被盗挖?其实不是这样,明陵也被盗墓者盯上,并光顾了。

这篇文章,就来说民国时期盗墓者盗明陵一事。

一般来说,亡国后,新朝会将前朝的陵墓破坏,以绝其风水龙脉。所以中国古代各朝的帝王陵多遭盗毁。但有一个朝代例外,就是本书其他章节中也提到的明代帝王陵,总体保存最好,基本上未被破坏。据勘察,北京明十三陵除殉国的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万历帝朱翊钧定陵被考古发掘外,其他陵墓的地宫从未被盗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清朝统治者坐了江山,自认为江山是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手中夺得的,所以对亡朝比较客气,没有破坏明陵。即便乾隆盗陵“拆大改小”,破坏的也仅是地面建筑。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尊崇朱明王朝,明陵又得到了保护。

但是,盗墓贼却从来没有忘记明陵,民国盗墓贼便光顾了十三陵,德陵最先被盯上了。

德陵的主人,是明代倒数第二位皇帝——熹宗朱由校。

最早光顾德陵的盗墓贼叫侯显文,是民国时北京著名的盗墓大贼之一,他系北京昌平县大辛峰乡人,地方盗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横行于当地,成立了一支拥有武器的盗墓团伙。这个盗墓团伙盗掘最多的并不是皇陵,而是王爷坟,在昌平一带的清代王爷坟,几乎都让其光顾了。

在昌平县东30里的翠华山前,东崔村附近的麻峪,原有一处“六爷坟”,墓主是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奕昕,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侯显文便率人将六爷坟盗掉了。事先,侯显文带话给各看坟户:“谁出家门就打死谁。”吓得看坟户不敢在家里睡觉,大冬天的躲到雪地里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