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鱼书指的是书信。
鱼书即古时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鱼书。曾有个成语叫“鱼书尺素”,说得便是这个意思。
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人于鱼腹中寄书,这大抵便是鱼书典故的由来,颇为诗人所喜用。
《全唐诗》收录韦皋的《赠玉箫》(一说《忆玉箫》)云:“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宋陆游《遣兴》曾有着这样的诗句:“谁遣径归朝凤阙?不令小住奉鱼书。”明张煌言《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
有趣的是,在西方也有“鱼书”。17世纪的英国,有人在市场中买了一条大鱼,竟然发现在鱼肚里面藏着一本书,这本书虽满是鱼腥,却被帆布包裹,保藏的十分完整。
原来,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约翰·弗列特,他在长期被囚禁的状态下写下了这本书。最终,约翰·弗列特被处死,这而本书却因为藏于鱼腹而保存了下来。“鱼腹藏书”的故事被题为“书·鱼”,表达了人们对这本书传奇经历的惊叹之情。
古人“观鱼”之初,不是审美的,而是实用的。实用之外,又融入想象之趣。《山海经》介绍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鱼。
如《南山经》载,南山山系中有座山叫柢山,柢山多水,水中有一种鱼十分特别,集合鸟、牛、鱼、蛇特征于一身,具有治疗肿疾之效,“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西山经》载,英鞮山上有一种鱼,蛇头、鱼身、六只脚,食之可以避免灾祸,人称冉遗,“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以上是古人的夸张想象,还是真实存在?不得而知。只能说“观鱼”活动最初承载的是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渴望,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