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含“物”的4字成语(物字要在最后)
暴殄天物
①残害灭绝万物。②任意糟蹋东西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后多形容空无所有。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柴天改物
谓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成己成物
谓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语本《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孔颖达疏:“言人有至诚,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待人接物
与人相处
风尘表物
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
风尘外物
见“风尘表物”
风流人物
①英俊潇洒、杰出不凡的人物。②花哨轻浮或不拘礼法的人
风云人物
指得势而言行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矫情镇物
故意抑制情感,表示镇定,使人不测
轻世傲物
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抚世酬物
谓治政理事,待人接物
负才傲物
谓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光复旧物
谓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文物
厚德载物
《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一:“地势之顺,以地德之厚也。厚,故万物皆载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载矣。”坤,象征大地。地具广厚之德,故能载生万物。借指人事,犹谓以厚德育人
怙才骄物
犹言恃才傲物
济人利物
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空洞无物
谓空无所有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俗称变温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常用以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2. 身的成语四字成语安身立命、
大显身手、
粉身碎骨、
身无分文、
浑身解数、
著作等身、
奋不顾身、
以身殉职、
半身不遂、
浑身是胆、
身体力行、
身价倍增、
挺身而出、
身临其境、
身怀六甲、
殒身不恤、
现身说法、
以身作则、
明哲保身、
终身大事、
置身事外、
惹火烧身、
守身如玉、
杀身成仁、
自身难保、
感同身受
3. 物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暴殄天物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杯中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超然物外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4. 写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一、地大物博
释义: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二、庞然大物
释义: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出处: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译文: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就躲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三、物华天宝
释义: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译文: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四、暴殄天物
释义: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译文:现在商纣王无道,残害灭绝天生万物,残暴地杀害人民。
五、物是人非
释义: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译文: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