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
汉语成语,拼音是wēifēnglǐnlǐn,意思是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用于人。
示例:
《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倚栏而立,盔甲鲜明,威风凛凛。”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雎威风凛凛,坐于堂上,问曰:‘汝知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