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四字成语 - 历史典故的成语一目十行

历史典故的成语一目十行

历史典故 的成语一目十行 《一》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语句流畅,辞采华美。父亲称赞他说:?我这个儿子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啦!?

 萧纲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别人需要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地 消化 时,他却能够通篇扫一眼就抓住要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 萧纲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学识十分渊博。他尤其喜欢诗辞歌赋,下笔就能写出一篇,而且写得很精彩。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独立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

 《二》

 中国古典名著在《 三国 演义》第60回关于 速读 的描写就生动地反映了古代速读高手张松典故:?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写道:杨修向张松吹嘘曹操的才华,命人从箱子里拿出曹操的《孟德新书》,称是曹操仿孙子13篇而作。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后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不信。张松立刻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竟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 天下 奇才也!?曹操得知后便 命令 扯碎其书烧掉。后人有诗称赞张松说:?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 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其貌不扬的张松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速读本领已经让恃才放旷的杨修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足见其厉害。

 《三》

 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 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 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了。

一目十行解析

 成语名字:一目十行

 成语发音:yī m? sh? h?ng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x?nɡ?。

一目十行 造句

 1、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2、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3、这电视字幕闪得这么快,除非我能一目十行,否则怎能看得清楚?

 4、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绝非神话,唯亲身体验才能理解中奥妙,望各位读者都能运用本书精髓,轻松学单字。

 5、黛玉笑道:只许你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么?

 6、这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的书,这篇书评也不是。

 7、别以为他可以一目十行,他只是先把公事作一个粗略的分类罢了,并未细看。

 8、汪老涉猎极广,从经史子集到文学名着,从天文 地理 到 财经 科技 ,无所不读,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9、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10、速读就是在训练一目十行的能力,可以让你很快就看完一本书。

猜你喜欢:

1. 历史典故成语

2. 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3.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4.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5. 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