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意思是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
虽然现存的《易经》版本里均没有这句话,但是《礼记》和《史记》都引自《易经》,足以证明就是出自《易经》。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造句内容如下:
1、审稿可以核实一些信息,防止出现错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失实报道往往对干部的打击很大。
2、受害者小艳的叙述是“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到教育局这里就变成了“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诚可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3、他妈拉个巴子,我怎么都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呢?靠!真是造化弄人啊!“噢!老师说今天提前举行,因为他们明天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