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字成语如下:
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拼音:yīn dì zhì yí,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该成语结构为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
出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成语寓意:伍子胥在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的时候,提出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同时又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就是充分地利用大自然,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自然的生活方式。伍子胥的思想和方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他的辅佐下,吴国很快就强盛起来,阖闾也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样的思想值得后人学习。
成语故事:
伍子胥知道吴王僚现在想要报仇,就必须借助吴军,他也知道公子光一直想当吴王,所以就去投靠了他,并设计帮他当上了吴王,公子光就是历史上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后来也得到了阖闾的重用。一次,吴王阖闾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大计,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定,首先要高筑城墙,这样才能加强防御力量,使其他国家不敢进犯”。
还要加强军事力量,充实武器及物资的储备,这样就能够对别的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只有农业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将士们才有充足的给养,而且要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这样国家才能安定,才有可能发展。
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但是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应当制定合适的方案。你能不能对应着天象的方位,设计一个能够震慑邻国的规划呢”?伍子胥说:“当然可以”。
伍子胥巧妙利用吴国的地形,建立起一座依山傍水的城郭,城中有多个城门,且其中三个筑有城楼。大城中还有东西两座小城,西城为阖闾的王宫所在地,东城则是驻扎军队、存放军备的地方。之后,吴王阖闾还在伍子胥的建议下在城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做准备。
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很快就使吴国强盛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吴军大举进攻楚国,五战五胜,最后攻陷了郢都,伍子胥终于报了杀父兄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