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得其所(拼音:gè dé qí suǒ)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周易·系辞下》。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典故:
远古时期,民众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神农氏发明制作了木耒、木耜,教会民众开垦荒地,播种五谷,汲水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扩大了人们饮食的来源。传说神农氏为了发现药材,遍尝百草,教会人们用草药医治疾病。
随着食物的种类变得丰富,人们逐渐有了多余的粮食。神农氏便设立集市,规定中午为买卖时间,招致天下的人们,聚集天下的货物,互相交换所需要的货物,满足各人的需要,让大家各得其所,从而出现了中国社会原始的商品交易。
各得其所的成语寓意和运用:
1、成语寓意
各得其所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代表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在其想要的领域得到充分的施展。“各得其所”的成语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获得相应地位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劣势与不足。发现自己的长处,避开或修正自己的短处,是人们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迅神,所以需要擅于去挖掘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学习和利用,让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板都能各得其所。
2、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运用示例: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宣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亩首亏得其所,天下幸甚。”?
宋·王观国《学林·诗书序》:“郑氏曰:‘孔子论《诗》,雅、颂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