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个历史知名成语,每一部涉及权谋的电影电视,基本都能听到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出自《汉晋春秋》,相传为魏国第四代皇帝,曹髦的临终遗恨和控诉。
同时,也将司马昭彻底打成反派,成为后世人们心中阴谋家、野心家、谋朝、篡位等等言行的代名词。可是,这是真的吗?成语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历史远比我们想的要精彩。
失控的曹魏政权自从曹操的儿子曹丕,从汉献帝手里拿下皇位,称帝之后,曹丕兢兢业业倒也干得不错,有明君的气象。
可是,曹丕干的时间不长,只有七年而已,220到226,时间太短。有很多东西估计没交代清楚,从他的儿子开始,魏国迅速走向失控的道路。
曹睿上台之后,喜欢大拆大建,到处修修补补,这些需要大量的金钱和劳动力,闹得老百姓没办法按时耕种,怨火连天,不得不派兵到处灭火。
下一位曹芳倒是不爱折腾民间,却喜欢怼臣子,用烙铁怼,尤其擅长弹弓打人,当时的高官没少挨石子儿。两位魏国皇帝一位祸害,民间,一位得罪朝堂,刚好把整个魏国全得罪了。
第四位皇帝曹髦倒不坏,喜欢读书,爱好也还不错,颇有点中兴的想法,只是两位长辈折腾实在太厉害,想重整旗鼓哪里那么容易。
逐渐变坏的政权和司马一族的崛起,成为魏国末期最鲜明的特点,失控的曹魏政权被取代,实在是历史必然。
曹髦最后的倔强公元260年,19岁的曹髦感觉不爽。
曹髦,前面说过,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三国志》作者陈寿这么评价曹髦,他很有才华,有明君色彩,但太年轻气盛。
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
这样一个优秀的人,面对祖先留下的烂摊子,焦虑、不爽是很正常的。此时的朝廷,已经基本是司马一族的天下,就跟当初的曹操一家差不多。
作为曹操子孙,曹髦当然明白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剧情会怎样。
所以,曹髦破釜沉舟,公元260年,他召集手下亲信加宫中服务人员,合计三百余人,攻打司马昭府邸。结果皇宫都还没出,就被太子舍人成济所害。被害之前,曹髦说出那句著名遗,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充满心酸,充满委屈,着实不应该由一个未满20岁的年轻人承受。所以怎么说呢?曹髦并非司马昭主动所害,这一点需要点明。曹髦太倔强。
其实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曹操和曹丕干的事,这样政权更迭才会名正言顺,可为啥没人骂曹操之心呢?毕竟,曹操博了一个“枭雄”的名声,等到司马昭,那就是司马昭之心,太双标!
司马昭的心,不在司马昭,而在时局魏国历经两位不靠谱的皇帝后,军权旁落,世家子弟享乐主义横行,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二十多年的局面,病得很重,不是曹髦上任区区几年就能改观的,再加上蜀国、东吴还在呢!谁都想趁机咬一口魏国。
曹家这条船眼见就要沉,大家要跳船并无过错。
当年,司马昭的老爹司马懿任丞相,只是太常王肃拥戴,到了司马昭接班的时候,已经是太尉、司徒联合拥戴,级别远比他老爹司马懿来得高。这个级别的变化,也充分说明时局的变化,大家信心的变化。
就算司马昭不想做什么,那些想要跳船的人也不会允许,他们的荣华、富贵更需要魏国这颗大树来护佑,现在,曹家明显靠不住,司马昭便是最好的人选。
司马昭和司马一族是有能力的,这个能力跟曹操在时的曹家,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强,毕竟地盘更大。真要司马昭家族毫不作为,跟着历代曹魏小皇帝瞎胡闹,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才叫正确?
那司马昭可能确实得不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评语,可是国泰民安不要啦?这里面孰轻孰重?奇怪的是,历史上借着这句成语,死命对司马昭这种大权独揽,试图篡位的行为予以批判,却对当时的局势,历史的演变,司马昭的好事和历史贡献视若无睹。
如果司马昭真的没能力,他是凭啥覆灭蜀国,他儿子司马炎又哪来的实力去一统中国?乱世的百姓实在凄苦,有这样一位能人,结束那个混乱的时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历史评价是看一个人的政策、功绩,而不是靠一个所谓成语,来界定的。司马昭之心与路人皆知的弑君说,不能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