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丞相
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国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相邦,此时秦国尚未设置丞相。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相邦之职。
2、太尉
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
3、御史大夫
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4、尚书
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宋代为亲王及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
5、侍郎
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