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逸笔墨豪致 传承雄浑华滋
著名山水画家庄利经先生,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其作品《虎踞龙盘图》、《万古江山铁铸成》分别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和第八届全国美展;《风雨下钟山》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二等奖,《一望大江开》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获国际书画铜奖艺术家称号,艺术成就编入多部名人大词典。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台湾中华书局中华艺苑艺术顾问、日本书道绘画协会理事、江苏国际艺术家画廊常务理事。
庄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画家,集教学、著书、创作为一体。观其山水,听他谈艺,会体味到他在学术上的睿见和一个学者应有的质朴品格。他很重视并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生活滋养中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画中既有先贤的笔墨与理法,亦有现代艺术的理念与构成,融南北绘画之长,雄浑壮阔之气与秀丽滋润之韵相融,呈现豪放博大、清新华滋的艺术建构与情趣。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导、著名画家俆培晨教授评论庄利经先生山水画:“庄氏,南人北相,用笔放纵,善驭大作,借山造势,化繁冶简,画貌强悍,卓尔一家。”原江苏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赵文元评论其山水画:“现在,许多人笔下山水的路数、面貌相近,而庄利经先生的山水与他们显然拉开了距离,能够从众多的山水画中跳出来,富有强烈艺术个性,一看便知是他作的。”
庄利经先生1947年3月生于镇江,少时习画,高中时因甚爱钱松嵒老先生绘画艺术而给时任江苏国画院院长的钱老慕名写信,钱老阅毕吩咐有关人员代其回信,让他就近拜师,打好基础。此信他保留至今已三十余年,庄先生谈及此事恍若昨天。他20岁定居南京,在一家工厂上班,时值“文革”,酷爱绘画的他惶然不知丹青之路如何走,不久,通过画家张正吟有缘拜见金陵画派、山水画大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钱松喦。此时,钱老因为邓拓曾写过赞扬他的文章,以及莫须有的历史问题而受迫害“靠边站”。庄利经先生的到来,他心头一热,看了这位年轻人业余临摹自己的许多画作甚为高兴,收下了这个弟子。其后,他还得到亚明、宋文治等前辈的指导。7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艺,得到学者型画家刘海粟、陈大羽、张文俊诸教授的亲授。“名师出高徒”之言在他的身上再次得到印证。
经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庄先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艺并留校任教,数十年来教学、著书、作画并重,甚是注重中国画史、论、法的研究。他深入当代丹青大师之山水中探秘,更追踪其“流”。他与先贤对话,沉浸于古代书画的研习中,寻访梅清的清秀萧疏和“四王”的清丽隽永,追索石涛的笑意恣纵和龚贤的苍莽浑厚。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与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在用笔、用墨、用色、用水上知其继承,求其发展。
他认为传统是“流”,生活是“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等,都是强调继承与发展的至要精髓一一师法自然。若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依旧需要师法自然。他的艺术观点是:重视传统、学习传统、深挖传统,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而深入生活,创作既有传统精华又有时代气息与高度的作品。为此,他登山临水,十二次登黄山,三赴桂林,两去长白山,上九华、下匡庐、游泰岱、观沧海、涉澧水,足迹及至神州名山秀水,以大自然为师,摄山水而入自己骨髓。特别是1984年至1993年间,其随著名山水画家亚明为首的江苏省山水画写生团进行“云贵行”、“东北行”、 “西北行”,深入生活,观察、写生自然景物,在生活中寻找和总结丹青山水的各种艺术规律,在造型结构、空间处理、山川之骨、风云之气、用墨设色、意境创造、泼墨抒情等方面俱予理性的升华。写生中,他吃尽辛苦而不畏艰险,人迹罕至之地是他喜欢去的地方。在四川途中和贵州乌蒙山写生时,常常遇雨,人家躲雨,他偏向雨中行,不能用笔写生,他便在心灵的素绢上默默地画。山色空濛雨亦奇,他在山水的风雨中领悟水墨淋漓的妙谛,挥毫泼墨山水,充分发挥水的作用,先用大笔蘸浓墨泼写山体,再用淡墨与清水冲破未干的浓墨,漫笔驱使,寻求黑白关系及线面变化,在活泼流畅的笔墨中让人感受到风雨、雷鸣。《幽谷奇洞》、《云雨苍茫》以及《黔山云雨》等图画,俱是他在雨雾中领悟水与墨关系的佳作。其佳作《青龙古洞胜景图》即兴写生于贵州黔东南,用笔以线为主,以颤颤抖抖的金石屋漏痕线条表现曲曲折折的山岗;山间古树葳蕤、苍翠,林木蓊郁掩映古寺;山下清河、轻舟。此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个性的山体结构,求得天人合一的画意。
1984年庄利经先生创作的《虎踞龙盘图》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此作,竖幅构图,取深远视角。近景,大江苍茫,白帆点点:临江峭岩,重汀绝岸,层层叠翠,又以泼彩泼墨推移重峦。中景,以中锋之颤线构画今日之金陵,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再后,以淡墨、花青泼写远景,烟岚蜉蝣,气韵生动。此图技法远追董源的点线皴,求自然的破笔与焦墨效果,继石溪、龚贤、李可染的积墨法,笔墨气体合一,极尽江南润泽之趣,尽现“虎踞龙盘今胜昔”之诗意。
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风雨下钟山》,又是另番艺术建构。此图以张大千、刘海粟的破墨法为主,先泼后破,水墨淋漓地展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之情境。前景,重墨表现烟柳,一片墨色房顶更衬托出“总统府”的苍白,先头部队正向城内冲锋;中景,是金陵古城墙与浓重的钟山:再远,云雾飘渺,雄师帆影重重。全图虽无一笔写自然的风雨,却让人感受到风雨尽吹,大气萦荡,势不可当。此作以深远的历史感与诗情画意相融,表现严肃的主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脱颖而出获二等奖,并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画集。
《万里江山铁铸成》,是他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的作品。此图吸纳宋人范宽的势壮雄强与李唐的雄阔磊落的笔墨精髓,以积墨法写“天下第一江山”——镇江北固山铁瓮城。或以淡破浓,或以浓破淡,反反复复加积多重,山石与树林的明暗及墨线与皴染的对比,强化了如铁一般的山岩,呈现威严、雄壮、浩莽之气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庄利经先生体态魁梧,性格耿直,仁智并在,待人热情,让人感觉生长于江南的他像北方汉子,所谓画如其人,可谓与其对应。读其《西陵峡》、《幽壑深趣图》等画作,让人感受到个中较多地吸收了钱松嵒大师的笔墨,所作山石、苍松以颤笔勾勒写出,极少皴擦,笔痕凝重,强悍逼人。而岩后峰峦则以浓淡之墨一挥而就,岩前青石则以青绿泼染,变积墨为积色,赋色强烈。整图疏密、浓淡、粗细、黑白、冷暖对比强烈又富变化,既有传统笔墨功力,又有现代艺术气息。而其《秋山夕照图》、《富春江上》则更多地吸收了李可染大师的艺术素养,融汇西画方法中常见的逆光效应,以水墨之点组成林木的明暗块面,概括性地突现层林尽染的意念,庙宇、枫桥及船则以线勾写,线与面、光与影,对比和谐,沉实饱满。《钟山雪霁图》、《蜀江胜境图》则更多地以傅抱石山水的笔法写之,“抱石皴”突现山峦,泼墨而现浓云雾霭,直抒胸臆地显现奇境。其画路甚宽。云轻风秀,树老阴疏,溪桥隐逸,樵钓江村,栈道曲径,峥嵘层阁,漱石飞泉,峰峦层林,金陵形胜……无不尽现其笔下,他以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独特感受,追求丹青艺术的厚重美,有继承、有发展地运用泼墨泼彩、积墨积色等多种绘画语言,建构山水画的意境与诗意,画体呈现豪放、华滋的个性风貌,激发人们不止遐想。历年来多有山水作品入京展出,亦应邀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个人画展。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庄利经先生治学、教学矢志不渝,著有《云贵之行画丹青》、《山水画入门》、《山水画研究》等画论,其中《中国画自学入门——山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获省出版总局、国家出版总局嘉奖。新近著写的《山水画技法研究》一书由江苏出版社出版。
艺术无止境,探索无穷尽。庄利经先生深知,作为一个画家,作品不仅要经得起当代的检验,更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为此,他淡泊人生,轻薄名利,在艺术探索和艺术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迈着自己的步伐。
历年来他多有山水作品入京展出,亦应邀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去年5月,新华社新华书画院为其举办《金陵胜地--庄利经山水画展》,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为画展剪彩,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的有关领导、教授画家到场祝贺。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等京都数十家新闻媒体对其画展报道。今春,他于南京中央商场二楼中央画院又举办了山水画展,再次引得人们关注。开展当天,金陵收藏界既有人一次性购藏4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