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刘春草的艺术特色

刘春草的艺术特色

享誉中外的岭南画派在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谢世之后,二高的门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继续高举岭南画派的大旗,影响着整个南中国画坛,可惜他们已相继作古。

刘春草自小受清末名儒桂南屏书道骨法用笔的熏陶,又深得其师陈树人的真传,加上他搦一笔走天下的悟性,他的画风与二高的主要弟子关山月、黎雄才等有所不同,在岭南画派中别具特色。

以书入画 大气雄健

刘春草在一本画集的自序中曾说:“少年时是学习期,印格为书,写景取真,勤诵唐诗宋词,使笔底有墨韵去浮俗。”刘春草深得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真谛,他的画作并不着意传承岭南画派的重渲染、撞水撞粉技法,而着意以构图求气势、下笔见神韵、笔墨相辉映的文化品位,无论是中锋、侧锋、偏锋、逆锋均能力透纸背,是岭南画派画家中自觉回归笔墨传统的先行者。他的作品如山水画《松谷鸣泉图》、花鸟画《一击千里图》等笔力强劲,简练概括、恣意纵横、墨韵生辉,一显大家气象。难怪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在《刘春草画集》中这样评说:“刘春草教授,他雄厚淋漓的笔墨精作,是岭南画系少见的。”

年事已高的刘老先生对笔者说,他反复研究了南宋马远、夏圭的斧劈皴和唐代王洽的泼墨法,力图使作品多些淋漓大笔,为岭南画派再造一页。

骨法用笔 以线为形

陈树人先生曾说:“构图乃绘画最重要件,属于形式美方面者,线之组织,形之配合,浓淡之区分而已。”刘春草每天清早必学其师练习笔墨作“陈课”,熟练地掌握毛笔线条的强弱、轻重、疏密、动静、干湿的变化,他的画作和其师的作品一样,大多以线条为造型的骨架,较少皴擦,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里,有时杂以散锋用笔,以增强画面的沧桑感和浑厚感。他获韩国“亚细亚美术赏”的作品《尼罗河畔》就是以奔放、潇洒的线条画成,书写味极浓;他的新作《大叔高风》、《盛放图》等,无论是细线的双钩或是豪放的没骨,都把线条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用色上无论是厚色的红棉或是浅绛的绿竹均能做到线不碍气、色不伤线,和谐统一。

造化为师 状物寄情

陈树人先生认为:“写生乃绘画的基础,能写生然后画中有物。”他一生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艺术人生。刘春草学足其师。他在画集自序中这样说:“自移居北婆罗州后依山建中华学府不觉十余年,子女成才,了无牵挂,于是搦一笔环游宇宙天下之名山巨川,踏遍展览讲学,历过中年的第二阶段。”他中年时代游历了大半个世界,边游历、边讲学、边采风、边创作,各地的风土人情、大自然的万千丘壑,均化作笔下彩墨的图景。他以中国画的笔墨画《美国大峡谷》、《埃及金字塔》、《尼加拉大瀑布》、《地中海马尔他岛》、《马来西亚神山》、《黄山天都峰》等,晚年回国定居后转画故土乡情。2006年6月人民大会堂正式收藏的宏篇巨作《天下第一峰》就是他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体验生活后的新作,此画气势磅礴、层次分明,有一种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

赤子回归 中华情结

一杆画笔、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传中华文化于四海,是刘春草教授的人生写照;落叶归根,情系中华,回归岭南,是刘春草这个海外岭南画派名家的宿愿。笔者在他住的竹园门前看到了一副对联:“禽鸟相亲伴、松竹是我家”,一派文人雅士的气质,不禁想起他的恩师陈树人的诗句:“何处西山不入诗,雨晴风雪四时宜,吾生也更无他愿,得作江南一画师。”

刘春草常对人说:“我一生乘船很多,惟没有上名和利这种贼船。”他淡泊名利,情系中华,关注岭南画派发展。难怪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在《欣欣春草染春阳——向春草先生致敬》一文中这样说:“艺术创作是一种人格的表露,风格树立人格内涵,如老子说水善万物而不争,不妨低处是前程。”2007年4月刘春草在澳门举办“为澳门劳工子弟学校筹募教育基金义展”,筹得款项310万元,悉数捐赠该校,可见其大师风范。

他作品均价值不多,但如今已届耄耋之年依然两袖清风;他旅居国外50载,不畏排华强权,历尽艰辛宣扬中华文化;他在国外已是无限风光,古稀之年又毅然只身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