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小史店镇的名胜古迹

小史店镇的名胜古迹

一、香山佛沟摩崖造像

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宋志》一书载:“香山在州东南120里(今方城东南120里)上有香山寺,摩崖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萨,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阳区域内发现的唯一佛教造像。

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建造数据

佛沟摩崖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天然巨石之上,两石相距2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宽270厘米,厚150厘米;北石高310厘米,宽330厘米,厚250厘米。两石***计雕像32龛138身。其中,北石南 西 北三面雕像14龛72身,南石四面雕像18龛66身。造像最高者1.4米,最低者仅20厘米。

造像内容

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12罗汉,12臂观音等题材。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刻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原建有香山寺。

艺术价值

2008年11月19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镰、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友鸣、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刘杨忠、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

记者一行在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的陪同下,来佛沟考察。2009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百科探秘》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轰动大江南北。

2009年6月24日,国内佛教石刻研究专家一行7人,到佛沟考察。他们是: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古遗址保护委员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温玉成、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清华大学教授李静杰、龙门研究院研究员王振国、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王景荃、河南省文物出境鉴定站站长刘建华,并举行了“南阳佛沟摩崖造像专家研讨会”。

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二、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上,是小史镇的景点之一,每逢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这里游人不断,香火不绝。

三、南冲寺和黑龙潭

位于小史店镇南10公里处的山上(当地人叫报沟)。这里群山环抱,绿水长流,有南冲寺、黑龙潭等景点。由于地处偏远,所有景点基本上未被开发,一条进山的水泥路时断时续,更没有饭店、旅社等商业买卖活动。一切都是原生态。报沟其实就是沟状的地形,沟的正中央是一条河。河床中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黑龙潭,潭水幽深,深陷山巅群崖之下,中空外圆,颇为开阔平坦,面积约有一亩地大。入口处树木参天,怪石遮掩。其它三面悬崖壁立,高约百丈,直接云天;石质细腻洁净,凛凛泛着青白色的光,森然威严。一条瀑布自崖顶贴石而下,似银蛇凭空而降,极为灵犀好看。若逢下雨,瀑若巨龙,升腾翻滚,水雾滔天。

四、石峡口(今小史店镇刘八卦庄)诸葛亮茅庵寺

石峡口,位于小史店镇西南十二里桂河南岸,现名叫刘八卦庄或刘庄。据明嘉靖《裕州志·舆地·古迹志》记载:“诸葛庵在石峡口东,世传诸葛孔明始结庵于此,后庵为火毁,遂居南阳。今人仍建茅庵庙,有小石记。”清乾隆《裕州志》卷一古迹志亦载:“顺阳石峡州东九十里,世传孔明先生于此结庐,后乃徙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朝晚期这里仍有茅庵寺,村北为大寺院;民国早期仍存四间房子,墙上有壁画,屋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和诸葛亮;因二者一起受人供奉,村人呼为“茅庵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诸葛亮祭日,村人都要唱大戏,焚香祈祷,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民国31年《方城县志·舆地·古迹志》载:“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传为诸葛武候初结茅庐处。”方城贤达顾长青先生曾有两首七律专记此事。现录于后。

清乾隆《裕州志》在卷五人物志流寓中又记;“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清代汪介人在《中州杂俎》中引用的就是这一段话。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方城县志》卷一舆地·古迹志载:“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传为诸葛武侯初结茅庐处。”卷六人物志流寓部分介绍诸葛亮时,重复了清《裕州志》的记述,但最后指出唐时石记今佚,这是与清《裕州志》不同之处。总之,上述州志和县志的记载,都充分说明,方城东南九十里的石峡口,是诸葛亮最早的结庵躬耕处。

诸葛亮为什么会在此结庐躬耕?这与石峡口的地理位置有关。石峡口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石峡口村,俗名蛇口,也称社口,在小史店乡西南三十多里,距县城九十里,和泌阳县、社旗县交界;二是指从小史店往西南直至石峡口村,是三十多里的山峡地段,这里古时是从漯河、舞阳,经小史店进入南阳盆地的一条通道,石峡口村为向西南的出口处。方城楚为方城,秦改阳城,西汉、东汉均称堵或堵阳,金置裕州,元、明、清因之,中华民国二年又改为方城。小史店历来都是方城东南重镇;东和舞阳交界,南和泌阳(舞阴)接壤,北和叶县相邻,四面环山,中为平原,为一典型的小盆地,距方、舞、叶、泌四县城距离基本相等,均为百里左右。《新考》论者认定诸葛玄因刘表不予任用,预作他图,离开襄阳,北上中原,但到叶县平山(今平顶山市)却一病不起,并亡故于此,葬在附近的高阳华里。

那么,依靠叔父养育的诸葛亮兄弟二人必然会跟着叔父来到这里。叔父已经亡故,诸葛亮失去依靠,生活没有来源,为了生存下去,诸葛亮必须得耕田种地。可见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根本原因就是“玄卒”,是生活所迫,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由此可知,诸葛亮“躬耕陇亩”不在襄阳,因为那时诸葛玄健在,刘表不管怎样“狭而无度”、“心多疑忌”,但在生活上还是会照顾老朋友诸葛玄及其两个侄子的,诸葛亮在那里不存在吃、穿、住的问题。所以,诸葛亮不管在襄阳生活多长时间,都不会“躬耕陇亩”或“躬耕于野”。“玄卒”之后,知识青年诸葛亮要独立生活了,摆在他面前的有几种选择:

(1) 投奔曹操,因为平山距许很近,只有一百多里,中间只隔一个襄县。但这不是诸葛亮的心愿。因为他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心怀不满,他的志向是要匡扶汉室。所以,他不会再往北进入人地两生的曹操管辖之地。

(2) 返回襄阳,继续寄人篱下。这同样不是诸葛亮的心愿,尽管他在襄阳生活了几年时间,有朋友、有亲戚或者有住宅,但诸葛玄长期不被刘表任用,只给饭吃,不给工作,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是怀着被压抑的心情和对刘表的不满才离开襄阳的,胸怀大志的诸葛亮,尽管叔父过世了,但也决不会再返回襄阳靠刘表的施舍来过生活。所以,襄阳也决不会是“玄卒”之后诸葛亮的“躬耕”地。

(3) 继续留在平山高阳华里或附近地区。明嘉靖叶县西塘人原太仆寺少卿后叨转南京大常卿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里,只说高阳华里有诸葛旧坟墟。而只字未提诸葛亮在此躬耕,还说“躬耕南阳尚在厥后”,叶县志也未记载过诸葛亮在叶县某地躬耕过。正是牛凤作《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不久,南阳府通判牛盂耕来裕州掌管州事,发现了诸葛亮开始结庐躬耕陇亩之地,就在他所管辖的小史店西南石峡口内,并且还有唐时的小石记,于是就把它明确载入他所编纂的《裕州志》内。还有啥要说的吗?我们只得〈象〉[像]牛凤说的那样“信有由然”。

(4) 石峡口位居堵、叶、舞阴、舞阳四县交界处,是刘表、曹操两大军事集团统治的边缘地带,统治力量相当薄弱,既偏(避)[僻]又方便,进退自如。适宜生存,况又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历史遗迹丰富,周围山头均在五百公尺左右,其中西边的霸王山,相传项羽曾驻兵于此。山顶有“霸王井,相传项羽至此,人马渴甚,掘地得泉,因此为名”。有“”旗石,相传为霸王旗之石”。还有大圈马场、小圈马场,相传为楚军圈马之处。山前有“聚将台,相传为项羽驻军聚将处”。霸王山以东有汉王露台,台上有汉王庙,附近有故衣河,也叫摆衣河,相传为吕后摆衣处,小史店东二里有娘娘池,相传为吕后渡水处。总之,这里有山而不高,有水而不湍,风景优美,土质肥沃,无论是人文条件和地理条件都宜于耕作和生存。

(5) 诸葛亮跟随叔父长大成人,对其叔父是有深厚感情的,石峡口离平山高阳华里不远,便于诸葛亮兄弟二人常到那里祭扫凭吊和照看叔父的坟墓,以表达对叔父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会选中这个比较好的地方呢?笔者认为,这与诸葛亮随叔父北上的路线有关。诸葛亮随叔父北上走的是哪条道路,史籍未见记载,如果说走大道,不外乎襄阳、邓县、南阳、博望、方城、叶县,或者是襄阳、新野、南阳、博望、方城、叶县。这条路在古代称为夏路,是有名的官马大道。但时逢战乱,曹操、张、刘表的军队常出没于宛、叶之间,若碰到他们,轻则遭受盘诘,重则有被抓被杀的危险。如走小道,蛇口、小史店是必经之地。因为这样可以避开一连串的县城,能够比较安全的行路。从此经过,诸葛亮必然会对这里的风物人情作一番考察了解。所以,在他叔父亡故之后,就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结庐暂居,一边种地维持生活,一边继续自学深造,一边观察时局变化,一旦时机成熟,就去实现他的“管、乐”之志。

文殊等菩萨是何时进人诸葛庙的,现无准确依据。约在民国十几年,庙房被刘八卦庄刘太云家扒掉,盖成自己居住的房子(后被火烧)。庙址下面埋的尽是砖头瓦片,后来挖出的有碾盘和石碾,遗留下来的还有庙前那棵老柘刺树,树根起靠住一座失去头颅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用玫瑰红水成岩雕刻而成,脚前卧着一只头向左尾向右的狮子,文殊背后有“XXX河南道南阳府裕州石峡口茅庵寺XXX住持纪清XXX年X月二十日石匠田世”。近几年迷信之风又起,不少人又来这里烧香祈祷。

诸葛亮最早结庵躬耕地在方城东南九十里的石峡口,首见于明嘉靖《裕州志》,该州志为牛孟耕编纂,资料为他收集,文字为他撰写。牛盂耕是何许人?他在《裕州志》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牛孟耕,字舜田,号虞冈,山东定陶(虞冈)人,由监生任本府(南阳)通判,嘉靖丙午岁来署裕事。”丙午岁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新任裕州知州到来之前,朝廷命他以府通判身份来裕州主管全面工作。他和诸葛亮及《南阳府志》编纂者前任知府杨应奎(山东益都人)都是同乡,他不仅了解他们的身世,而且来裕署事后,又发现了诸葛亮最早的结庵躬耕地,并且还“有小石记”这个物证,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它载入州志。由于明末战乱,烧杀无度,到清代,明《裕州志》已残缺不全。康熙四十五年知州董学礼(襄平人)奉文重修,历经十年,成书六卷(未刻印)。雍正十三年,知州宋名立受命续修《裕州志》,增添了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五年三十年间新的内容,耗时六年,宋名立是山东沂州府兰山县人,沂州府兰山县即今山东临沂市。诸葛亮的家乡沂水县即为沂州府所辖,所以,宋名立和诸葛亮是更近的老乡,对诸葛亮的身世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宋名立在续《裕州志》序中说:“或记人物之善良,或记丁赋之增减,或记时事之废兴,或记风土之变易,无不祥加考核。至再至三。”这说明他治史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他所续修的《裕州志》有四处记载诸葛亮最早结庵于石峡口,因为唐时石记犹存又经过“至再至三”的反复考证,他对“石记”相信无疑,所以,他在州志中充分显示了这个内容。另外,他在州志中还记述了州城及其附近的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纪念性建筑,如他在卷一裕州地图上以实物形式绘有诸葛祠,其位置在东门里路北城墙根。在卷二建设志又记有“武侯祠,在旧治东南春秋二祭。”民国《方城县志》在这个条目下面,又加了一句“有明嘉靖六年清同治三年重修碑记”。这充分说明诸葛亮在方城确有活动,方城人民对诸葛亮确实怀念和敬仰。

其他名胜古迹有:神奇的草本植物羊不奶树,胡柳,圣井寺温泉,新石器时代的娄庄遗址,西周北魏建寺门遗址,清代的菩萨石刻造像,明代挂帅总兵申振武墓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