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成语: 倒海排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倒海排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倒海排山 成语简解 编号 : 2993 成语 : 倒海排山 注音 : ㄉㄠˇ ㄏㄞˇ ㄆㄞˊ ㄕㄢ 汉语拼音 : dǎo hǎi pái shān 参考词语 : 排山倒海 释义 : 义参「排山倒海」。见「排山倒海」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倒海排山”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排山倒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排山倒海」原作「回山倒海」。袁山松,东晋陈郡阳夏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在他写的《后汉书》中,有一段记载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的事迹。献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于董卓,后曹操以援救汉室之名讨伐董卓。接着曹操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得势后,渐次削弱诸雄的权力,手握国家大权,他架空献帝,势力日渐强大,以「回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权移转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认为,曹操以仿效尧、舜禅让的美名,逼献帝授权,实为窃国,与盗贼无异,毫无仁义可言。后来「排山倒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力量巨大,气势壮阔。 典源 : 此处所列为「排山倒海」之典源,提供参考。#袁山松《后汉书》(据《太平御览.卷九二.皇王部.孝献皇帝》引)1>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崄岨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2>始于勤王3>,终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4>。然因其利器,假5>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尧、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呼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之门,仁义在焉?」信矣。 〔注解〕 (1)典故或见于《魏书.卷五四.高闾列传》。 (2)曹氏:即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人。有雄才,多权术,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减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諡武帝,庙号太祖。 (3)勤王:王室有难,起兵救援靖乱。 (4)负鼎而趋:指曹操以辅佐名义,争霸一方。负鼎,指伊尹背负罪俎见汤,以烹调比喻致王道之事。趋,行走、追逐。 (5)假:借。 〔参考资料〕《魏书.卷五四.高闾列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师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辟一廛。夫岂无人,以大镇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翦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书证 : 01.元.方回〈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诗二首之二:「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成语接龙

“山”字开头的成语

“倒”字结尾的成语

“倒”字开头的成语

“山”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倒海排山”分成的单字详解:

倒, 海, 排,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