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东渐那时,还没有记时器, 要集合僧众最好办法就是敲钟,并以钟声的轻重缓急来约定事项, 寺庙里和尚敲晨钟是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敲暮鼓则是代表着一天的结束,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 成语词典中解释“晨钟暮鼓”是说在佛教规矩中“晨钟暮鼓”意为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意思. 该成语出自于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中的“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钟”的佛教意义是“犍槌”(其梵名原文为Ghanta,意为"声鸣")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被称为“信鼓”. 后来,据”敕修清规法器章”释义:“钟”对于修道是有大功大德的,“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味”, 意思就是说,早晨击钟是为了唤醒出家人早起,晚上打钟能够打破庙观黄昏时的沉闷和阴霾, 激发寺庙的生气与活力,召唤僧人进入晚上静坐习功之时. 由于“钟”有这么多的功德,所以佛教徒都嘿尊重它,凡是敲钟的人必先默诵“愿偈”(即“钟声偈”). 因此,和尚敲钟并不是被我们所误解的那样,得过且过之意, 单说敲鼓的方法豆嘿不简单,据“敕修清规法器章”介绍道; 敲钟人必须得右手执槌(桴)打鼓,左手执槌敲吊钟,敲打的时候,必须注意“节拍、板眼”,不可错乱. 这也绝对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和尚敲钟是在“磨洋工”的意思呀. 敲钟敲鼓的人还必须得尽心尽责,一板一眼地认真敲击才可以“护法善神瞋”. 而对不信佛的人来说,钟声也是极具哲学意义——教人空灵,教人超尘,饱含宗教的意味和沉思. 唐宋众多诗人笔下的钟声那更是心灵化的,诗人们将原本没有生命的钟声表述为有美学和哲学的意义, 如唐代古诗“枫桥夜泊”中豆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描述的就是半夜里有人都快要睡着老,别个那些和尚还在忠于职守,按时敲钟呢.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