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纳善如流 成语简解 编号 : 3066 成语 : 纳善如流 注音 : ㄋㄚˋ ㄕㄢˋ ㄖㄨˊ ㄌ|ㄡˊ 汉语拼音 : nà shàn rú liú 参考词语 : 从善如流 释义 : 义参「从善如流」。见「从善如流」条。 Emoji符号 : 纳?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纳善如流”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从善如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从善如流」这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八年》。春秋时,列国林立且彼此征伐不断。根据《左传.成公六年》的记载,该年秋天,楚国率兵攻打郑国,当时和郑国订有盟约的晋国于是派兵前往援助,并且还乘机攻打临近的蔡国。楚军一听到消息之后,马上动员申、息二地的军队,准备援救蔡国。这时,晋军将领赵同、赵括向主帅栾书建议正面迎击,向楚国进军。正当栾书准备下令时,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却劝他说:「我们是来援救郑国的,郑国的危机解除,我们不但不退兵,还去攻打蔡国,已经是不义之战了,现在还触怒楚国,真打起来一定赢不了。就算赢了,也不是件光荣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栾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因此决定撤军。这种能接受部属提出好意见的处事态度,在《左传.成公八年》就提到说,晋军得以屡获战功,多在于栾书能听从知庄子等三人的建议,另如能掳获沈国国君揖初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对于栾书攻打沈国获胜的这件事,就有君子评论说:「从善如流,宜哉!」意思是说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是最适当的行为。典源又见《左传.昭公十三年》。「从善如流」的故事在此处则是表述楚国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齐桓公那样重用人才,听从正确的意见,因此无法得到王位。后来,「从善如流」被用来比喻乐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 典源 : 此处所列为「从善如流」之典源,提供参考。◎1《左传.成公八年》晋1>栾书2>侵蔡3>,遂侵楚4>,获申骊5>。楚师之还也,晋侵沈6>,获沈子揖初7>,从知、范、韩8>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 〔注解〕 (1)晋:春秋时国名,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 (2)栾书: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栾,音ㄌㄨㄢˊ。 (3)蔡:春秋时国名,约位于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带。 (4)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5)申骊:春秋时楚国大夫,生卒年不详。骊,音ㄌ|ˊ 。 (6)沈:春秋时国名,地约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7)揖初:春秋时沈国国君,生卒年不详。 (8)知、范、韩:指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2《左传.昭公十三年》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下善齐肃,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是以有国,不亦宜乎?」 书证 : 01.《晋书.卷一一一.慕容暐载记》:「苻坚机明好断,纳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锐于进取。」 成语接龙
“流”字开头的成语
流芳百世 流离失所 流连忘返 流言蜚语 流水高山 流离颠沛 流言飞文 流芳后世 流水行云 流水落花 流血漂卤 流移失所 流寓失所 流汗沾背 流脍人口 流汗浃背 流芳万古 流连忘反 流言飞语
“纳”字结尾的成语
半筹不纳 格格不纳
“纳”字开头的成语
纳善如流
“流”字结尾的成语
从善如流 投鞭断流 开源节流 随波逐流 三教九流 应对如流 细水长流 对答如流 应答如流 砥柱中流 随波漂流 不同凡流 水浅长流 勇退急流 纳善如流 力争上流 随波同流 小水长流 从善若流 洽背汗流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纳善如流”分成的单字详解:
纳, 善, 如,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