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大全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中“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中“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中“患”是毛病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他人的老师。

出处:春秋·孟子《孟子》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白话释义:

孟子说:一个人出言很轻率,这是因为他不必负说话的责任。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他人的老师。乐正子跟随王子敖来到齐国。乐正子去见孟子。

孟子说:你是来见我的吗?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说:你来了有几天了?乐正子说:昨天到的。孟子说:既是昨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应该吗?乐正子说:因为之前住处没有安定下来。孟子说:你听说过,住所安定了然后才去拜见长者的吗?乐正子说:我错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 。

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 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

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 ,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学说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七篇。

文章赏析:

孟子对于“仁义”为个人修养之根本始终是深信不疑的,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他又提出了一些基本的修养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方法。

个人修养的方法还有很多,孟子又提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里说的是很简单的道理,认为施行仁义其实很容易,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就可以了,人人都在小事上遵循仁义的原则,天下也就太平了。

除却那些视仁义为丝毫无用的人之外,另有一类人,是很重视仁义的,但却将之看得神圣高远,如同天上的月亮,必定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够得着,甚至永远处于追求的过程之中,若是说月亮就在自家水缸里,那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孟子所说的头两句话就指出了这类人的通病,然后继之以正确的处事之方,即以“亲亲长长”为例,使一个简单的道理自然呈现出来,不啻于达到了醍醐灌顶的功效。

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