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乘胜追击的名人名言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他当时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后来反为刘邦所消灭。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2. 成语故事乘胜追击注音chéng shèng zhú běi
成语故事秦昭王56年,秦国国君秦昭王不听大将白起的劝阻,派五校大夫王陵率兵攻打赵国,惨败而归,昭王派应侯范雎去请白起去带兵,白起给范雎讲赵国的局势变了,不是他不想乘胜追击,而是此刻不宜进攻。昭王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出处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
解释乘:趁,因;北:败。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乘胜追击
相近词乘胜追击
成语示列我也想乘胜逐北,但力不从心。
3. 文言文狭青追敌有节这篇短文名字应该是狄青追敌有节。
译文供参考:狄青驻守泾原(地名)的时分,一次和匈奴会战,大胜,追击敌人好几里路。敌人突然逃到悬崖边上,预想再往前就会遭险。狄青的士兵都要奋勇攻击。狄青却马上鸣金停止前进,敌人得以逃走。调查哪个地方,果真接近深渊,官兵们都懊悔没有出击。只要狄青说:“不是这样。逃命的敌人,突然停止而抵抗我们,怎样知道他们没有预谋?我军已经获得严重成功,追击残余的敌人没有太大的利益,消灭他们也得不到军需物资;万一落在他们的圈套里,生死还不一定。宁可懊悔不追击,也不能懊悔当初没有停止。”狄青后来平定山贼,贼寇头领侬智高(人名)兵败逃到邕州,狄青的部下都打算剿光他的老窝。狄青也不同意,以为为了利益乘胜追击,进入无法意料的城池,不是大将军应该做的。侬智高因而幸免于难。天下人都抱怨狄青不追入邕州,放掉了垂死的侬智高。但是狄青用兵,只需取胜就行。不追求奇功,所以没有打过大的败仗。他的战功总计最多,终于成为一代名将。就像下棋,可以打败对方就可以停止了,可是依然攻击不止,往往反被打败。这是狄青的戒忌,面临成功而能戒止,是狄青的过人之处。
4. 古代兵法中所说的“乘胜追击”与“穷寇勿迫”有什么区别与联系1.《曹刿论战》里说士兵作战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乘胜追击是指在双方真在交战的过程中要借助战势优势一鼓作气把敌人打倒,不可等己方士气下降而敌方士气回缓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这样再继续交战下去,战时会被延长,战势就会逐渐转化为不利于刚开始占优势的一方,战场上是瞬间风云变幻,不可莫测的,己方一个良机的错过就等于是给了敌方一个另一个良,自己可能因此就战败了,所以说在连续的交战过程中如果一方占据了优势就要紧紧抓牢机会压倒对方,不可不连续的错过良机,不连续的战争状态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局面的,情势会发送很大的转变,本来胜利的一方可能马上变成失败的一方,所以说在连续的交战过程中乘胜追击是很重要的战术。
2.在战场史上还有另外三个成语叫做哀兵必胜,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说的是打战的决心,士兵同仇敌忾,一气支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一种备战状态,这种状态下,士兵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强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所说的穷寇莫追,就是说在不连续的交战过程中,当敌方士兵的这种备战状态一旦被激活,我们就要知难而退,千万不可在这个时候再去触他们的刀锋,否则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即便他们是穷寇,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做到莫追,这就是说穷寇莫追的意思。
3.两者的联系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战争状态下,主帅应该作出的两种明智选择而来避免军事上的不必要损失。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楼主若有共鸣,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