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的人也是度娘找的吧? 希望对你有用
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有关报道,具体报道见下文。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种种现象:在高考上,有的人语文考得很差,但英语却考的很好;在平时,有的人写个假条,便条都写不通,到处是错字,病句。
对这种现象,我有一种感触:我们要重视汉语学习,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首先,我想到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连我们自己的母语都没有学好,又和谈其他呢?
其次,我们毕竟身在中国,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都是说汉语。我们身边的人都是说汉语,写汉字。英语只是作为和外国人交流的一种工具,我们并不能用英语来证明什么,比如:就业等等。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两个中国人走在大街上用英语对话的,就连我们的英语课本,也拿汉语作注释的。
再次,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要考英语四六级,不及格的,大学不能毕业。什么时候也来个大学汉语四六级考试,检验一下学汉语的水平,不过关的,大学也不能毕业。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我们培养大学生要全面的发展,不能只成为“蹩脚老虎”。现在不是提倡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吗?比如像保护文化遗产等。我觉得,应该大力提倡学汉语,用汉语,说汉语。不然的话,总是觉得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宗旨相违背。
我们不是说,以前外国侵略者如何如何占领我们,如何如何搞奴化教育,如何如何摧残中国人的心灵……如果照现在目前这样的趋势来看,不是人家搞奴化教育,而是我们自己就变为外国人的奴隶了,以前我们都说香港被英国人强占了150年,我国的领土被丢失……现在看来,被英国强占未必不是件好事,起码现在不用费大力气去学英语,不用费大力气去考级,不用费大力气去想学不好外语如何如何影响就业,试想一下:如果以前我们中国被某国占领去了呢……
话又说回来,既然中华民族号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么我们更应该学习汉语,把汉语学好。不应该“崇洋媚外”,把我们自己的母语给丢了。不应该把英语看作今后就业的唯一砝码。以上的观点,不是说我们应该放弃英语,而是不应该把英语过分的看的那么重。
我们不是说: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含义丰富的文字吗?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因为本民族都是说自己的语言好。譬如说:小日本说他们的语言好,英国人说他的语言好(这也许是真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学英语,当然英语好,不然我们不可能费大力气去搞英语),既然我们说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那么我们要大力弘扬汉文化,大力提倡学汉语,说汉语,用汉语。不要搞得像《最后一课》那样,等到民族灭亡了,国土沦丧了,才晓得汉语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谁动了我们的汉语?
稿件来源: 新华网
“偶稀饭粗稀饭,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介素虾米东东……”你能准确翻译出这句话是啥意思吗?如果看着莫名其妙,那只能说明你已被网络时代out了。这是一个女网友的聊天日记,意思是,“我喜欢吃稀饭,我不是美女,我是恐龙。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陈女士正对着女儿的聊天记录发呆,陈女士大学毕业,她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刚上初一的女儿写的是什么。和陈女士有同样经历的不仅是家长,还有老师。孙老师是有着15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写作文时词不达意,晕、虾米、东东、酱紫等词泛滥。孙老师说,网络语言严重冲击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工作,每次看到学生在作文中滥用这些词语他都要制止,因为这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但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已形成气候,简直到了屡禁不止的地步。
倒退N年,谁也没有料想到网络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就像美国快餐以其全球的统一产品、服务,迅速征服了中国食客的胃,网络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成为青年人的新宠,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也许它是鲜活的、智慧的,或者它是粗糙的、暂时的,它可能让正常人不会正常说话,也可能让寡言人从此变得幽默风趣,这就是网络语言。无论它的出现是好是坏,它已不容置疑地将每个人卷入其中,影响着每个人。它已变成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尽管还没有一本汉语辞典将其收编其中。
媒体:有话不好好说
“给个理由先。”相信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并且知道它出自周星驰著名的电影《大话西游》。
如今《大话西游》已经被年轻人奉为宝典,连盗版商都称之为“常青树”。“大话西游”式的语言也成为年轻人争相效仿的语言形式,“我走先”、“你工作先”……根据这种模式如法炮制,汉语语法早巳被抛到九霄云外。
一辆公交车上赫然写着:“一条龙服务让你安枕无忧”,记者查遍《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辞典》甚至是《康熙字典》都只看到“高枕无忧”一词,不知“安枕”是从何而来?
巴士、的士、士多店……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很容易找到类似词语。这些词语并非是普通意义的汉语,而是英文的谐音词。如果把他们还原成汉语应该这样表达:公交车、出租车、便利店。
外语:精英须从小抓起
“饭已OK,下楼米西米西吧”,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这是引来一阵大笑的幽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幽默”,就像可口可乐加中国生姜成了一剂感冒良药一样,外语与汉语正经历着“重组”。
英语歌曲成胎教音乐。社会上很多人把精通英语的人戏称为“精英”。“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要想成为最贵的人才,首先要成为“精英”。于是,各种外语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许多孩子从母语还说不利索的年龄就开始学习外语,更有甚者,一些准妈妈在怀孕时以英文歌曲为胎教音乐,并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天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培训费,家长们眉头都不皱一下。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孙老师说,尽管学校有英语课,但班上超过2/3的同学都在外面上英语补习班,一些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夹杂了英文单词,父母得知后很高兴,他们觉得,在中国生活,还愁学不好中国话吗?孩子尽早学会一口地道的英语,才能为前途“上了一道保险”。对此,孙老师认为,英文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此外,把英语作为遴选人才的硬性标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有许多优秀人才也因此被“流放”。母语与外语本末倒置的现状,让人无可奈何,很多人能讲流利的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英语的这种“霸权”行为,让不少人铤而走险,于是,“枪手”成为一个新“职业”。
作者: 刘岩
汉语,我想对你哭!
作者:钱跃 转贴自:《中国青年报》
日前,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原等,齐聚沪上同济大学及复旦大学的“文学与人文关怀”高校论坛,海峡两岸的学者、作家在论坛上几乎一致高呼———我们的华语世界,已经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
是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还是确如作家所忧,中文语言已日见逼仄?这似乎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从主持人现场朗诵《乡愁》,从余光中现场大声朗诵“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早潮到晚潮,醒,也听见;梦,也听见”的缓缓神情来看,拯救中文的呼吁,又不是杞人忧天。
坦率地讲,与英文相比,中文的命运日见逼仄,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深思的是,中文逼仄的场所,倒不是海外,而是内地。笔者所住的小区,新开一双语幼儿园,收费不菲,打出的横幅公开直言:强化英语教育,是加强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招生广告更发人深思:“来源于欧美日,风行于台湾,扎根于古北———双语,贴身,跟踪,我们的宗旨”。笔者已经著文调侃了这则“脱亚入欧”情结太浓的广告。少数国人,对中文没有太大兴趣,恨不得子女尽忘中文语法、最好脱口就是纯正的英语,看到犬子竟能把“不是”念成“漏”(no)、把“黄色”念成“夜漏”(yellow)、把“蓝色”念成“不漏”(blue),是何等欣慰啊!
据说,新加坡把精通英语的人戏称为“精英”,把精通华语的人戏称为“精华”。在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做精英的比较多,做精华,不少人倒不太乐意。笔者曾看到一位大学生手拿英文词典,在一个个英语单词旁边打上“羊”字少一横的人民币印记,问他为何这样,他说,每记熟一个英语单词,就在旁边打上这样一个记号,表示日后可以多赚一份钱,以此激励自己!如此“重视”英文、忽视中文,直接效果就是中文太弱,除了能向父母写封“缺钱速寄”的信还算顺畅,其他文稿就难以下笔,或是勉强完成,大多语法不通,文字不畅,面目可憎,难以见人;在公司当白领、灰领或金领,当然不能叫“钱跃”什么的,无论如何也得起个“大卫钱”或“jump钱”之类的名头,否则就显得老土;扩展到社会,连商品的品牌,也不屑于起中文名,而要变花样,拼着性命也要起个诸如“什么娜斯”、“什么迪奥”之类假洋鬼子的名字,似乎沾上中文名字就心虚,就吆喝不出好价钱。这真是令人感到伤感。
世界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掌握外语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维护语言的民族性,持之以恒地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语言意识,应该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余光中的提醒不无意义:“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我们文学创作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通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随处张贴的花花绿绿的考研英语培训班广告,已是当下大学校园风景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200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刚刚结束,2003年的考研英语培训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授课"明星"近十年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们,每年自9月份开始,便在中国的上空飞来飞去,给各大城市带去广告上所标榜的"来自当年命题组的消息"。一次串讲门票的票价往往高达百元以上,但听者仍有数千之众,盛况直追二流影视歌星走穴。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水平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这种游戏规则给人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关于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都仰赖于西方的汉学,因而英语是应当掌握的首要工具。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地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需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
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在武汉这两年,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嫉妒。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出身英语专业攻取任何学位,只要愿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这一中国特色又如何叫人对英语保持冷静呢?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分、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分、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人士,对我国的硕士和某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题产生过质疑。我真的很怀疑,卷面上那些卖弄似的找出的一些连老外们也早已不计较的语法问题和针对4到5篇断章取义的短文,设计一些谜语般的选择题这些考试方式,是否就是对培养专业研究者英语水准的一个合理测度。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一位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的副教授,在湖北省2001年度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才取得了57分的成绩。可以想见,那该是一份怎样坚决要把人考"倒"的英语试卷!
我绝不是一个文化本位主义者,从不怀疑外语对于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我认为,把外语作为最重要的甚至几乎是惟一重要的录取标准则是荒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英语的门槛放低一点、实用一点,让考生多一些精力关注专业领域,同时也给导师多一点选择的空间呢?
在一次研讨会上,福建的南帆先生在发言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表示深深隐忧。因为当代大学生,包括中文系学生,对汉语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冷漠。这种冷漠源于--在现今找到一个"含金量"高的工作只需要学好两项技能,那便是英语和计算机。我自己也曾在讲授现代文学的课堂上遭遇到一位女生的质问:"老师,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在这个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时代里,她让我无言以对。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纷纷实践中、英双语教学,以此自抬身价。我们对英语的态度终究又迈出了"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大步"。以前只是在英语课上老师教、学生学,到现在各科老师一齐努力,让中国学生有呆在英、美课堂上的感觉,多么良苦的用心!而双语幼儿园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喊了许多"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我认为只有"学英语从娃娃抓起"做得最令人满意。
与之恰成对比的是,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两千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止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吗?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汉语,我想对你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