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语汇》是掌故大家、民俗学家金受申整理的一部北京方言语汇词典,***收录了大约1300多条的北京话词语。书中按拼音顺序排序,方便查阅,并为词语做了解释并举例,便于理解和运用。
金受申熟悉老北京生活、熟悉老北京民俗掌故,整理出版过《北京的传说》、《北京民间故事》、《老北京的生活》、《口福老北京》等一系列记录老北京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的书籍。这本《北京话语汇》也是金受申搜集各阶层语言、涤除不健康词汇精心编著而成,编写目的是给研究“北京话”的人提供一份关于语言变化的社会资料。
相对于书面语的规范、正式、严谨,民间土话俗语总是更接地气、更生动鲜活。各地方言都有一些含义丰富的独特词语,还有些词语能够表达出很微妙的含义,无法用普通话简单代替,这些都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所在。
要体会原汁原味的民族语言特色,从方言入手是很好的切入点。北京话同样是了解老北京生活和风俗的一个途径。从《北京话语汇》中罗列的词语中,就能体会京味儿语言特色。
实际上,普通话就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通用语言,所以大家对常见的北京话都不陌生,尤其是成长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北方人,日常对话中少不了书中的许多词汇或者相近的词汇。
作为北方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能找出很多自小惯用的口头语。比如上学的时候,没做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会“挨呲嘚”、“挨刻(kēi)”,不小心弄伤了会落下“疤瘌”,穿上新鞋跑去泥地里玩会被批“乱bàzha”,背课文卡住了叫“打坷喯儿”,做事磨磨蹭蹭是“委咕”、瓷盘子有了缝隙叫“裂璺”、煮东西说“咕嘟”、小虫子蠕动或者人小幅度动弹说“咕攘”等等。这些词语很形象,特别贴近生活。
方言有一大特点是语言生动,比如各地方言形容颜色的词语。赵丽蓉在小品《打工奇遇》中有一段形容颜色的台词,“黑不溜啾”、“绿了叭叽”、“蓝哇哇的”、“紫不溜啾”、“粉嘟噜的”,这些词语跟北京话中形容颜色的词语很相似,北京话中就有“白不呲咧”、“黄不唧撩”、“灰不喇唧”、“紫剌毫青”、“蓝瓦瓦的”等说法。比起单独说一个颜色的字,这些词语还包含了颜色的状态和给人的感觉,更生动传神,更有画面感。
方言里也能体现民众的感情和生活态度。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尤其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死亡。对于人的死亡,金受申列举了北京话里近30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很委婉,“告假了”、“过去了”、“听拉拉蛄叫唤去了”,有些很惋惜,“没熬过来”,有些来自生活的形象比喻,“眼儿猴了”、“撂挑子了”、“骆驼上车了”、“吹灯拔蜡了”。
北京话里有这么多形容死亡的词语,一来是人们对生死这类人生大事的关注,谈论的次数多,表达方法多样;二来也充分表达出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许多委婉的说法,都表达出对人死的避讳、同情和无奈,另一些略显轻松的说法,通过贴近生活的形象比喻来描述,也能看出对死亡这件必须面对的结果的达观、坦然、自我开解。
语言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而民间积累形成的方言贴近本土生活,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民众的情感、反映民众鲜活的生活状态。《北京话语汇》中搜集的北京话同样生动鲜活,这些词汇不仅是了解老北京人生活的一个途径,也是了解北方人生活的一个途径。
2020.12.13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