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可能是说再见最多的月份。一大群年轻人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开始了人生的课程。而这第一课就是—— 学会告别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情感方式。我们已经很难理解古代人何以将送别看得如此重要,那种依依不舍,那种执手相看泪眼,那种行行复行行,那种长亭更短亭。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一别,可能经年不见,或许就是永诀。
毕业在即,那些欢聚的日子一去不返。开心也好,不舍也罢,我们都不得不加入这场盛大的告别之中。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如果后会无期,那我们要学会好好告别。
十里长亭
“ 长亭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已成为一个传统的送别意象,这与古代送别习俗分不开。
长亭,词典里的解释是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在李白的《菩萨蛮》词中,就有这样的记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上载:“ 亭,人所安定也。 ”又《风俗通》∶“ 亭,留也,行旅宿会之所馆也。 ”同时,有的人也用来作为迎宾送客的场所。而近城的长亭经常是人们送别的地方。
这在古诗词里可略窥一二。如宋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林逋在《点绛唇》中写道:“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
此外《西厢记》中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可以说将长亭分别和相思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弘一法师李叔同脍炙人口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更是表明长亭送别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渭阳南浦
“ 渭阳 ”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渭阳》中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渭阳,即是渭水之南,这设置了水边送别的场景,此后,渭阳,也就成了人们送别的地方。
明代王韦《柳条枝》中说:“ 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 ”杜甫“ 寒空巫缺曙,落日渭阳情 ”,杜牧“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 ”等,“渭阳”都取送别之意。
另一个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是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中有诗句云:“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与渭阳,异曲同工。
此后,许多送别都在水边,诗人墨客借用“南浦”来指代离别。所以“南浦”在送别诗中很常见:唐白居易《南浦别》中曰:“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显而易见,南浦已成为古人水边送别的场所。
折柳祈福
古代还有折下柳枝赠予远行人,表达祝福的习俗。 柳,“留”也。 柳枝柔软,随风飘拂,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态,与离别的心态恰相吻合。
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在北朝,则有《折杨柳歌》(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诗中只好解释道:“ 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 ”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却鬼的“鬼怖木”,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攀花送行
所谓“ 攀花 ”,就是采折花草。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
李白《江夏送张丞》称:“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攀花送行在唐朝为何能流行开来?与其时花卉消费习惯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 在唐朝,卖花与买花都很平常。 白居易便写有《买花》诗:“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当时的花价也不贵,往往是随行就市。
在古代,攀花送别与折柳相赠同时流行,并不矛盾,没有柳时就送花。唐戴叔伦《送吕少府》诗称:“ ***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那么古人都送什么花呢?除了上面的桐花(梧桐树花)之外,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
如唐代“ 折花狂人 ”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折枝花赠行》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还曾折牡丹花送别,其《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诗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祖饯饮酒
王维千古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记录的就是祖践请酒送行的场面,古谓“ 饯饮 ”,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
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
“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 “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祖”,又称“祖行”,在先秦时属“七祀”(或“五礼”)之一,为“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
“祖行”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驿馆内或路边设帐,摆上酒筵,称为“祖帐”,也称“祖饯”、“祖席”、“祖筵”等。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
而饮酒饯别的风俗更加久远,最初成于西周。 《诗经·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就反映了周代的饯别习俗。汉代以后,饯别的活动越来越多。
饯别之时,酒是不可缺少之物。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就记载,东汉郑玄应诏前往袁绍帐下做官之前,亲朋好友前来送行,“饯之城东”,到场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暮”,郑玄饮酒300余杯方才成行。
现代世界由于科技高度发展,时空的概念与古代大不相同,天涯变成咫尺,因此人们对于离别已经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
即使亲人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以随时视频通话,宛在眼前;如果实在思念难遏,坐飞机十几个小时即可团聚。
但在如此方便快捷的当下,相见真的变得更加容易了吗? 我们忙碌于各自的生活之中,缺少了对于感情的珍重,缺少了相见的理由,有时一个转身就是此生不复相见了。
人们喜欢用“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 ”安慰自己。那些假装潇洒的转身和稀松平常的道别里,藏着对重逢的渴望——别搞得那么伤感啦,反正我们很快还会再见面的。
但现实往往没这么友好。真正的离别来得猝不及防。你不知道你对他说的哪句话,会成为最后一句话,你也不知道你望向她的哪一眼,会是最后一眼。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愿我们都能学会好好告别。
撰 文 | 东家
图 片丨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