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学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作为一名热爱文学翻译事业并愿为之贡献一生的人,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理论阅读,自然会产生一些感受。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是以翻译实践为己任的;我把翻译理论作为对实践的指导,自己在实践中也不断探索、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译文水平。

 一、关于翻译的一些概念

 研究翻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翻译。《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学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辞海》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学表达出来。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解释是:express (sth spoken or esp written )in another language or in simpler words to turn into one's another language .可见,以上几种解释都是大同小异,即用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这些解释都比较原则,也许作为词典也只能如此。《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先生等编)的解释是: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见该书《绪论》)。这一解释更准确、具体了一些,强调了“准确”和“完整”。

 但有趣的是,对于什么是文学翻译,上述词典都未作解释。也许可以顾名思义,文学翻译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翻译。但这样的解释太笼统,体现不出这一概念的深层内涵和特点。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拟对“文学翻译”作一个粗浅的解释,以期抛砖引玉,对它的理解日趋完美。因为我们对文学翻译概念的理解,事实上也就成了我们从事文学翻译的准则,所以不可小看。

 我的解释是:文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和体现的风格特色,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在这一句话里,除了说明要传达出“思维内容”外,还着重强调了“风格特色”——因为这正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关键之一。没有风格的作品必然显得苍白无血,毫无生气,正如人缺少了他的个性一样。而作品有了风格,人物的音容笑貌便会跃然纸上,机趣横生。因此,作为文学翻译,它必然也要力求传达出原著的这种精神风貌,否则这种翻译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笔者的解释还强调了“忠实、准确”——这可是文学翻译的要害,也是基难点所在。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忠实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而不得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特点不同,规律不同,一层不变地进行翻译是产生不了应有效果的。因此就需要进行调整,在保持“神韵”的准则下语言上作些变通——这便是文学翻译的“再创作”。不如此,翻译出来的东西看似忠实,实则成了死译、硬译,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举个简单的例子,问题便一清二楚了:英语格言“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照字面翻译过来就是“哪里有了意志,哪里就有了道路”,这当然远不及“有志者,事竟成”了——后一种名译便是对原文的再创作。我把类似的例子对我的学员们以及不懂文学翻译、认为翻译只是查查词典的人一讲,他们一下便豁然开朗,明白了许多,也确实悟到了其中的妙趣。

 二、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把握“度”的艺术。

 为了“忠实、准确”(我不加上“流畅”二字,因为如果原作中的人物没有文化,语言错误百出,译文也必须力求反映出来,而不得使他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人——这便是文学翻译的特殊要求。)地传达出原作的精神风貌,译家们提出了各种翻译标准,如严复先生的“信、达、雅”,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傅雷先生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等等。尽管提法不一,但都是在提出一个翻译的“度”的问题。下面分析一下对“度”把握的3种情况:

 1、过右的译文

 这一类译文的特点是不注重原文的“神韵”,过分拘泥于原文词句,成了死译、硬译,结果是译文不可啐读,自然谈不上传达原作精神风貌了。这样的译文时有可见,比如罗新璋先生《释译作>》一文(见《中国翻译》1995年第2期)所指出的穆木天先生的译文就是一例:“这位女人的手,给所有的家族的隐秘的伤创绑了绷带。欧贞尼,被那些善行的一个行列随伴着,走向天国去。她的灵魂的伟大,减轻了她的教育的狭隘和她幼年生活的诸习惯。这样的就是这位女人的历史,她生于世界之中而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她生来是为的很辉煌地作妻子和母亲,可是她既无丈夫,更无子女,又无家族……”不用再举下去了,“的”字的堆积,一些用词的呆板,令人读来生硬拗口,颇不流畅——这样的译文还谈得上什么“神韵”,什么文学效果呢!它必然是不会受到读者欢迎的,所以,“穆译,已不流传于今日。”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译文、译作当今仍不时出现。如果说穆先生是有意坚持它,那种翻译准则即“度”的话,那么现今的一些人之所以产生那样的译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把握住文学翻译重在传达原作神韵这一门艺术。这种译文看似“忠实”,“紧扣原文”,实则违背了原文的精神风貌。为了作一比较,我们不妨看看傅雷先生对上段原文的传神译文:“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抵销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这便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译文顿然熠熠生辉,读来畅快极了,难怪傅雷先生的译文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

 2、过左的译文

 这一类译文的特点是译者自由发挥太大,主观随意性太大,违背了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原则。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林纾的“翻译”——那实际上已不是翻译而是“编译”或“译写”了。由于林纾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其“译品”固然有其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但那不是文学翻译的艺术,而是“译写”的艺术了。

 《文汇读书周报》最近对《红与黑》的翻译讨论十分热烈,我想在此谈谈个人的拙见。我认为许渊冲先生的某些观点、译文就带有过左的倾向。不错,文学翻译是要避免“翻译腔”。(见1995.5.6《文汇读书周报》许渊冲先生《从红与黑>谈起》一文)——即笔者前面说的“过右的表现”,但绝不能因此而“从心所欲”,进行“辉煌的发挥”。我完全赞同许钧先生的观点,“翻译家的再创作,有别于作家的创造,作家创造可以‘从心所欲',但翻译家的再创造则要‘不逾矩'。”(见1995.5.6《文汇读书周报》许钧致许渊冲《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把翻译说成“戴着镣铐跳舞”是再准确形象不过的了,跳舞即再创作,我们绝不能“挣脱镣铐跳舞”,那样就不成其为翻译了。

 下面看几个实际的例子。许渊冲先生把“belle”(漂亮)译为“山青水秀,小巧玲珑”,把“mourir”(死)译为“魂归离恨天”,从翻译的角度讲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许先生的译文原作者完全可以用法文表达出来,而司汤达之所以不如此,总是有其理由,或可看作是其创作风格使然。既然是翻译总要“亦步亦趋”才是。(从该报民意测验结果看出,读者并不太喜欢过左的译文,还是喜欢带点“洋味”的译文。)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都像上述两个例子那样,事实上,他的不少译文是很出色的,“戴着镣铐跳舞”是跳得很好的。我曾读过他的汉诗英译,认为确实译得不错,并没有像上面那样“从心所欲”,很好地把握了“度”的艺术。请看许先生英译的毛泽东《北高峰寻胜》一诗(见1993年第6期《英语世界》):

 北高峰寻胜

 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鹰。

 Scenery at the Northern Height

 Thrice I ascend the Northern Height;

 The city seems lost to my sight.

 By Phoenix Pavilion trees tower;

 The wind sweeps over Mount Peach Flower.

 I seek my fan the heat to kill

 And face Peak Beauty when it's chill.

 With wings like floating cloud so free,

 At dusk Mount Eagl welcomes me.

 译诗忠实于原诗,亦步亦趋,并对“一望空”,“热来寻扇子”,“一片飘飘下”作了较好的艺术处理,加上音韵的和谐(aa,bb,cc,dd)读来很美,传达出了原诗的神韵。如果诗也像前面那几个例子去译,也难以让人接受。

 3、适“度”的译文

 这一类译文的特点是忠实于原作内容和风格,但不拘泥于原文句法结构,注重传达出原文的精神风貌,在“不逾矩”的原则下进行再创作。上面提到的傅雷先生的译文以及刚提到的许渊冲先生的译诗,都属于这类译文的范畴。此外,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出的不少译著,《中国翻译》每年举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评出的优秀译文,都是适“度”的典范。下面我们再看看杨必译《名利场》的一些例子(见1995年第1期《中国翻译》宗福常《善用动词,善用主谓结构》)一文:

 “How can you——how dare you have such wicked,revengeful thoughts?”译文“你的心思怎么这样毒,干吗老想报复呢?你的胆子可太大了。”其中“毒”,“老想报复”,“胆子可太大”译得妙。

 “The idea that she had that helpless and gentle creature to protect,gave additional strength to the natural courage of the honest Irishwoman.”译文“这厚道的爱尔兰女人本来有胆量;她一想起这个无能的、温柔的小东西需要她来保护,越发添了勇气。”其中“这厚道的爱尔兰女人本来有胆量”,“越发添了”译得妙。

 “She thought of her long past life,and all the dismall incidents of it.”译文“她回想过去半辈子的升沉,一件件全是不如意的事。”其中“半辈子的升沉”、“一件件全是不如意的事”译得妙。

 “And in these meditations he fell asleep.”“他这么思前想后,就睡着了。”其中“思前想后”译得妙。

 这样的佳译在杨译《名利场》中随处可见。从以上的例句可以看出,译者翻译的“度”是把握得很好的,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句法结构,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发挥汉语优势进行再创作,出色地再现了原作的神韵,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我曾读到过一篇文章,说文学翻译是选择的艺术,的确如此。你在翻译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选择,看哪个词、哪种句子更能完美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你选择的结果,要么过右,要么过左,要么适“度”——而我们总是应该朝着适“度”的方向努力。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到的“度”,绝不像刻度表上的“度”那么绝对、具体、确切。文学翻译毕竟不是1+1的算术公式那么简单,它传达的是思维活动,感情活动,对它的认识很复杂,涉及人的诸多因素,如学识、阅历、观点等等。尽管如此,真正优秀的译文总是会受到人们公认和赞赏的,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所以我们应该为之不懈努力,为崇高而艰巨的文学翻译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