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曾纪泽的英文水平:看看清朝人是如何学英语的?

曾纪泽的英文水平:看看清朝人是如何学英语的?

题图曾纪泽英语学习笔记

袭侯的英文程度

曾纪泽(1839-90)不是清代第一位外交官,也不是第一个向外国人祝贺西历新年的中国人,不过,他是第一位在西历元旦这天对各国驻京公使说出“Happy New Year”的清国外交官。尽管没有录音,我们仍能感受他那带着湘乡口音的祝语。根据他对当时流行的英语教科书《英话正音》所作的私家“注解”,纪泽应该是这么说的:“哈你乌殹二”。

美国驻华使馆头等参赞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是纪泽的好友,他知道这一声新年快乐背后的艰辛,他说,纪泽“是一位出类拔萃孜孜不倦的学者。在家为其父守丧期间,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他仅仅借助《圣经》、《韦氏大词典》、Watts 's Select Hymns、《赞美诗选》和一些习字课本,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努力自学英语”。

纪泽当然知道可以用音标学习英语,不过,他更喜欢自创的“西洋字调音合并之法”。据其自述,此法系以中国传统音韵之学治英文,可以总结为“以反切之法,为拼音之方”。存世的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几十叶纸,便是此法的证据。

基本格式,如:“做。to do。妥度”;又如:“坐。to sit。妥西特”。他注意到有些音要轻读,于是,“走。to walk。妥挖而刻”这一条后面,补充了“妥挖而(小字,轻声)刻”。他还会将注音汉字的字义与英语单词的本义联系起来,如“骗。cheat。起殹特”之后,修正为“欺特”;而die注作“歹”,hot则是“火特”。他曾为慈禧太后做过科普,说英语是“买卖话,外洋以通商为重,故各国人多能说英国语”;这或许是启蒙课本带来的影响,因为单词抄本上有很多商业用语,如“市价。market price。买?街特拍唻司”,“实价。true price。特路拍唻司”。

清代英语教材书影

他父亲曾国藩不仅是达官,也是文豪,还是书家。纪泽聪明兼苦学,不仅继承了侯爵,也继承了文艺的才能,而自从学了英文,更是特创了“英华合璧诗”。其先,他以“双钩八分英国字”为中国朋友书扇,形式古雅,内容洋气;渐,为外国朋友写中文对联,而以“英语翻译字义”,“用笺纸缮之”;终,则赋诗赠人,同时奉上诗体的英译,所谓“诗中新格,前人所无也”。

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就受赠过一首合璧诗,云:

学究三才圣者徒。

识赅万有为通儒。

闻君兼择中西术。

双取鲛龙颌下珠。

译诗则云:

To combine the reasons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Only the sages disciple who is can

Universe to be included in Knowledge all men are should. But only the wise man who is could

I have heard doctor enough to have compiled the brances of science. And the books of Chinese and foreigners all to be experience

Choosen the deeply learning to deliberated at right. Take off the jewels by side of the dragon as you might。

这首合璧诗花了纪泽三天时间,遗憾的是,译诗的情态动词(即用来做韵脚的can、could、should与might)皆有语法错误,单字未能避免拼写错误,而作为诗的韵味,则是一点也“挪”(NO)。

丁韪良发表了毫不客气的批评:"不知是因为隔绝(缺乏比较的机会)还是因为奉承(贵族总因惯受奉承而自我膨胀),曾纪泽对自己的英文水平过于自负。中文原诗深得风雅,译文却是典型的洋泾浜英语(Baboo English)";然而,丁韪良敏锐的认识到,较诸其他中国高级外交官,曾纪泽“口语流畅”,虽不合语法,在阅读写作方面有障碍,“但他所知道的那点英语使他在社交场合大占优势(社交是外交的一半),并使他成为最有才干的中国驻外使节”。

岂止最有才干,吾国近代外交伤心史上罕见的荣光——从俄国手中收回二万余平方公里领土——即是由纪泽创造的(左宗棠对此亦有贡献)。作为贵介子弟,他早年所受的家教是当时第一流;作为青葱少年,从刀光剑影的江南战场到可以悠游读书的总督衙门,其历练与眼界,世罕其匹;逾而立之年,遘亡父之痛,仍能静心力学,不囿一隅,其定力与智慧,亦非常人所及。

尽管他对自己的英文程度过于自信,而不仅外国学者,即本国学者也以为,“曾纪泽之外国语文学实有无以为讳者”,但他对外语与外交的关系,究有深刻的见识:“通洋文、洋语、洋学,与办洋务系截然两事”;绝非矜于一技之长而不识大体者比。以故,他的英文或不了了,而持节出洋,终能不辱使命,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