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病因辨证简介

病因辨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淫 4.1 风证 4.2 寒证 4.3 暑证 4.4 湿证 4.5 燥证 4.6 火证 5 疫疠 6 七情 6.1 喜 6.2 怒 6.3 忧 6.4 思 6.5 悲 6.6 恐 6.7 惊 7 外伤 8 其他 8.1 气滞证 8.2 血瘀证 8.3 痰饮证 8.4 食滞证 8.5 虫积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病因辨证 1 拼音

bìng yīn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categorical 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causes of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tiolog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病因辨证为辨证方法之一[1]。指以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分析推求致病原因及机体反应性的辨证方法[2]。即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来推求病因,从而给治疗提供依据[1]。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发热、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3]。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3]。病因辨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1]。病因辨证是辨证学中带根本性的部分,是辨证准确与否的关键[1]。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记载的病机十九条,是将多种病症用病因、病机予以概括归纳,是研究病因辨证的范例[3]。

4 六淫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2][4]。?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其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功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六淫[5][4]。六淫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病和传染病)的病因[5][4]。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5][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4.1 风证

①发病急,变化快,病变部位多在头面或肌表。②症状有游走性,瘙痒,恶风,动摇歪斜(如抽搐、震颤、眩晕、口眼?斜,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特点,临床常有其他兼证。③外风多在外感病中出现,可见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等。内风在内伤病或热性病过程中出现,可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或血虚动风等,应注意鉴别。

4.2 寒证

①症状及舌脉同八纲辨证中寒证。②外寒通常在外感病中出现,内寒多在内伤病过程中出现(相当于阳虚),应注意鉴别,并须注意寒证化热,及有无其他兼证。

4.3 暑证

①夏季发病,起病急骤。②症状有热、渴、烦、汗的特点,甚则昏迷。③伴见气虚,津亏的症状。

4.4 湿证

①湿盛季节,潮湿环境及脾虚者多发。②有头身酸麻沉重,胸闷痞胀,泄泻,水肿,分泌物、排泄物污浊及缠绵难愈等特点,舌苔多腻。③湿可从热化(湿热证)或从寒化(寒湿证)。

4.5 燥证

①多发于秋季,或热病、汗、吐、下、失血后。②症状有干燥、阴亏的特点。见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③外燥多在感受秋季燥邪后发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内燥多在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中出现,应注意鉴别。

4.6 火证

①有各种热的症状,并有伤津、动血、面红目赤、舌红、脉数等特点。②虚火多在阴虚、血少、津亏证中出现,实火多在实热证中出现,临床应注意鉴别。③风、寒、暑、湿、燥均可化火。

5 疫疠

疫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6]。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6]。《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温疫是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7]。《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

后世常见者为:

1.暑热疫毒,伏邪于胃。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癍、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7]

2.疠气疫毒,伏于募原。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7]

6 七情

七情是人的情志活动的统称,具体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是人类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2][8]。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感 *** ,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包括某些内脏病变而继发的病态情志活动。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9]

6.1 喜

喜为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10]。《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在志为喜。”《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黄帝内经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暴喜伤阳,暴怒伤阴。”

6.2 怒

怒为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1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间·四时刺逆从论》:? “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6.3 忧

忧为七情之一。忧虑过度可引起内脏病变[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忧伤肺。”《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肝则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愁忧恐惧则伤心。”

6.4 思

思为七情之一。即思虑。《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结,甚而伤及脾的运化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13]

6.5 悲

悲为七情之一。悲哀过度可伤脏气。?《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内脏病变亦可致易悲之症。《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精气)并于肺则悲。”[14]

6.6 恐

恐为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肝气虚则恐。”[15]

6.7 惊

惊为生理名词。七情之一[16]。

7 外伤

出《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1.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肌肉、筋骨的损伤。[17]

2.与七情内伤相对而言。可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湿、伤暑等。[17]

8 其他 8.1 气滞证

①发病与情志变化有密切关系,亦可发生于湿痰中阻或食滞中焦时。②症状以窜痛、胀痛、嗳气、矢气或活动后减轻,以及痞块聚散无常为特点。

8.2 血瘀证

①多发生于气滞、寒凝、热结及外伤后。②以刺痛、刀割样痛,痛处不移,痞块固定,或经血紫暗有块等为特点。③唇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涩或结代。

8.3 痰饮证

①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②症状以咳吐痰涎,喉中痰鸣(痰证),或胸胁满闷,喘息咳唾不得卧,或腹中肠鸣漉漉有声(饮证)等为特点。③舌苔多腻,脉多滑。痰饮停留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痰停留于皮下则为“瘰疬”,饮停胁下则为“悬饮”等。④痰饮多具有湿证特点。

8.4 食滞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节有关。②症状以腹痛、嗳腐、吐泻酸臭、恶食、脘腹痞满等为特点。

8.5 虫积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洁、生食习惯有关。②症状以腹中阵痛、便虫、吐虫、嗜食异物、鼻孔或 *** 瘙痒为特点。③有些患者有面生白斑,巩膜有蓝黑斑点,或有面黄肌瘦等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