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气癃的病因 5 气癃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气癃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7.1.1 治法 7.1.2 方一 7.1.3 方二 7.1.4 方三 7.1.5 中成药 7.2 饮食疗法 7.2.1 治法 7.2.2 推荐食材 7.2.3 推荐食疗方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4 艾灸疗法 8 关于淋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气癃的穴位 2 治疗气癃的方剂 3 治疗气癃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气癃 1 拼音
qì lóng
2 英文参考dysuria caused by disorder of vital energ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气癃为病证名,即气淋[1]。《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亦曰气癃。”
气淋(stranguria due to disturbance of qi[2]、qi strangury[3])为病证名[4]。见《脉经》卷八。诸淋之一[4]。又名气癃[4]。是指以小腹胀满,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为主要表现的淋证[3][2]。
4 气癃的病因《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气淋者,肾虚膀胱热,气胀所为也。”
《圣济总录》:“肾虚则不能制小便,膀胱夹热则水道涩。肾虚膀胱热,则胞内气胀,小腹坚满,而生淋涩之病也。其候出少喜数,尿有余沥是也。”
5 气癃的症状气癃患者尿有余沥结涩不通[4]。可见排尿无力,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小腹坠胀,面白无华,舌质淡,脉虚细无力等症状[3][5]。
肾气虚所致者,老人多见,排尿艰涩而余沥不尽;气滞所致者,小便涩滞而少腹满痛[6]。
实证患者: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苔薄白,脉多沉弦[7][8]。
虚证患者: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眺白,舌质淡,脉虚细无力[7][8]。
6 证候分析脾肾气虚,下焦不畅:少腹乃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情志怫郁,肝失条达,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脉沉弦为肝郁之征。此属气淋之实证。如病久不愈,或过用苦寒疏利之品,耗伤中气,气虚下陷,故见少腹坠胀,气虚不能摄纳,故尿有余沥。面色?白,舌淡,脉虚细,均为气血亏虚之征。此属气淋之虚证。[7][8][5]
7 气癃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7.1.1 治法气癃患者实证治宜利气疏导,虚证治宜补中益气[7]。
7.1.2 方一气癃患者实证可用沉香散[备注]沉香散(《金匮翼》):沉香、石苇、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甘草、王不留行加味治疗,方中沉香、橘皮利气;当归、白芍柔肝;甘草清热;石苇、滑石、冬葵子、王不留行利尿通淋。胸闷胁胀者,可加青皮、乌药、小茴香以疏通肝气;日久气滞血瘀者,可加红花、赤芍、川牛膝以活血行瘀。虚证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治疗,用以补益中气。若兼血虚肾亏者,可用八珍汤[备注]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生姜、大枣倍茯苓加杜仲、枸杞、怀牛膝治疗,用以益气养血,脾肾双朴。[7]
7.1.3 方二主方:沉香散(尤在泾《金匮翼》)加味处方:沉香、陈皮各10克,当归、白芍各12克,石苇、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久病气虚,不能摄纳,尿有余沥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7.1.4 方三气癃治宜清热利气,用沉香散(《金匮翼》: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甘草、王不留行)加减。有气滞不通和气虚无力之分。气滞者小便涩痛而脐下胀满特甚,用沉香散、瞿麦汤、石苇散等方。气虚者小腹坠胀,尿出无力而常有余沥不尽,用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加杜仲、牛膝等。[4]
7.1.5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用于久病气虚患者。
7.2 饮食疗法 7.2.1 治法气癃患者治宜健脾益肾,通利小便[5]。
7.2.2 推荐食材气癃患者建议食用党参、黄精、黄芪、橘皮、小茴香、枸杞子、桑椹、山药、车前草、薏苡仁等[5]。
7.2.3 推荐食疗方[5]
1.黄枣党汤:黄精15~30g,陈皮15g.大枣6~8枚,党参15g,冬瓜皮5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食用煎煮后的汁液。
2.参枣茶:党参10g,大枣5枚,泡水代茶饮。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8]
治法:实证宜利气疏导,虚证宜补中益气。
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取膀胱俞、中极、秩边透水道。
随证配穴: 实证者,加刺肝俞、期门、间使。虚证者,加刺关元、足三里、脾俞。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实证可泻,虚证可补。
7.3.2 方二取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等穴为主[6]。气淋之气滞者加肝俞、太冲[6]。
7.4 艾灸疗法[9]
选穴:膀胱俞、太冲、阴陵泉、气海、脾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愈后巩固1个疗程。
8 关于淋证淋证(stranguria[3][2])为病名[6][10]。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2]。又称淋沥[6]。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7]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8][7]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7]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6]。
详见淋证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