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的意思解释是:意思是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动荡。亦作“激汤”、“激荡”。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汤,涛涌波襄。”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宜乎论道之间,激汤天下。”
清,黄景仁《江上寄左二杏庄》诗:“激荡水石响,凄晦草木风。”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的心里激荡着可怕的矛盾。”
《水经注卷三河水》:
原文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注释
北地:古郡名,相当于今陕西省铜川市濯州区、富平县地。
自然:天然。文:纹理,花纹。
状:形状。
粲(càn)然:鲜明的样子。成著:形成。
译文
大河又东北流经石崖山西边,距离石崖山北地有五百里,山上石头有天然花纹,都像虎、马的形状,非常鲜明,好像画的一样,所以也叫做画石山。
原文
始皇三十三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及开南越地,昼警夜作,民劳怨苦,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其冤痛如此矣。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余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
注释
临洮:秦长城的西端,治今甘肃省岷县。
暨:到。辽海:即辽东,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秦长城的东端。
并:挨着、依傍。
南越:古国名,在今湖南省南部、两广及越南北部一带。
昼警夜作:白天警戒,夜晚劳作。警:警戒。作:劳作。
杨泉:晋朝人,字德渊,杂采秦汉诸子之说为《物理论》。
蒙恬:秦始皇时的大将。秦并天下,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属(zhǔ):连接、绵延。
举:养育、养活。
铺(bù):可以用来喂养孩子的糖。
支拄(zhǔ):支撑。
堑(qiàn):挖壕沟。
译文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起于临洮,东到辽海,西依着阴山,建造了万里长城;又开发南越,日夜劳作苦干,百姓困乏怨苦,所以杨泉《物理记》说:秦始皇派蒙恬筑长城,死尸相互连接,绵延不断。民谣唱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百姓的痛若怨恨竟到了这种地步。
蒙恬临死时说:从临洮开始,一直绵延到辽东,筑城掘壕一万多里,不能不把地脉弄断了,所以我本来就该死的。
词语:
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在汉语里,一个字也可以算作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