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印的根本表现形式还是字,而篆体字构成了刻印的最主要字体。就篆体字的历史而言,秦统一六国后,李斯整理文字,小篆成为当时的官方字体并得到普及,小篆具有的线条美、结体美的特征无疑对其在印章上的大量运用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但秦代在篆字入印方面有个问题未能解决:小篆更具书法美的上紧下疏结体和以方形框架为主的印章在形式上在当时没有达成和谐统一,所以秦印中小篆入印未成主流。这个问题到汉代出现“缪篆”后才真正得到较完美解决。
汉代的“缪篆”是一种更适合刻印所需的字体,并被发展成篆印的基本(专用)字体。印章字体源于书法又不完全等同于书法。诚然,刻印需要强调书法根基,后世清代包世臣提出“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观点是对刻印须注意书法的总结。这里的书法主要指篆书,和大篆相比,小篆结体匀称,是学印者需要掌握的基础书体。同时也应注意到,用于印章上的篆字和书法意义上的小篆又略有所不同:印章由于大小和形制所限,要求以字就章,结体更加方正匀称。从这点来说,“缪篆”但是专为治印所用的文字。
汉代“缪篆”字体源于秦小篆,加以发展变化,采取更便于印石表现的结体形式,更加方整、平正,更加匀称,并对笔画进行合理的增减、变形来满足印石文字表现的需要。
由于汉印的字体特点,我们看到的大量汉印都是相对平整匀称的统一风格,这是汉印的基石,但汉印仍然在平正中生出千变万化的道理出来。和后来的明清文人印风格的多样化相比,汉印更强调了基本功,如马步之于武术。这对初学者尤其有益。更易掌握,更加严谨有度,使学者更加专注,不使初学者眼花,在精气神方面也更符合篆刻艺术的本质。
在章法上,汉印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很多人会觉得汉印的章法太简单,千印一面,不生动。内容上以姓名印为主,也往往单调。这其实是对汉印的一种误解,是学印者未能深入了解和理解汉印所产生的浮浅印象。诚然,主流的汉印结构平整匀称,以白文印为主。看似单调,实质变幻无穷。比如汉印的笔画增减、线条延缩、印面的分朱布白、非简单对称、视觉平衡等等,都是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地方,也是汉印在平正中显神奇之处,而这往往被初学者忽略,陷于“外行看热闹”的误区。举个简单例子,同样是汉印,时期不同,印的章法就不同:西汉初期的印章,仍能看到秦印的一些痕迹,比如田字格、日字格等边栏或界格,文字上还是用小篆或大篆,对字体虽也变化,但并不强烈。到了西汉中期,边栏和界格已经不太采用,更多是直接用文字来安排印面布局和章法,字的结体更趋于浑圆饱满,字形更加平直方正,视觉上更加匀密有致,并在字形变化上有了更明显的增减曲直等手段。
总的来说,仔细研读汉印会发现,汉印已经展现了刻印章法的精华,在看似不变之中变化无穷,这正是汉印的魅力所在,也是刻印的魅力所在。
而在刀法上,汉印同样也展现出丰富的内涵。虽然汉印(尤其是汉官印)大都是金属印材,没有象明清以后大量出现的石质较较易于就刀的印石材,所以在工艺以铸印和凿印为主。就金属印的成印过程本身而言,准确地说是制作方法,不存在刀法一说,但由于数百年的风吹土蚀所产生的古朴天然的印面效果给后学者在刀法运用上提供了诸多启发。比如朱简的碎切刀法的灵感就源于风蚀的汉白文印。另外,汉印中的玉印和急就章等印章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刀法特征,虽然这并非治印者本人刻意而为,比如刻玉印的切玉法或者急就章的冲凿法,都是后世主流刀法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近代篆刻大师齐白石的刀法就是取法于汉急就章。
所以,印宗秦汉,刻印者以学习汉印为首选并非只是随众从流的一种说法,实有其道理所在,这也是石安一直坚持和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