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分的诗如下:
1、唐元稹《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摇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首句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的意思是抚琴弹起古老的南吕调,那悠远的声音,伴随风色隐隐,随着秋意渐浓,已经飞上高阔的天空,秋意通过琴声来展现,非常有意境。
第二句云散飘摇影,雷收振怒声。意思是还有那朵朵白云,径自飘摇而去,更有雷声沉闷低回,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震怒了。这句写了秋分的一候雷始收声,因为在古人看来,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第三句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意思是每当秋分时,似乎一切都将慢慢归于寂静,寒气和暑热彼此均衡,似乎不想比试你高我低了。寒暑在这一天达到了平均和平衡,人也一样,万物平和始为安。
最后一句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意思是忽然看见天空飞来一排排大雁,寒气即将要占了上风,我们的心怎么能不惊怵和担忧?秋天突然来了,你做好接受它的准备了吗?显然作者还没做好准备。
秋分的二候是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宋朝楼钥在《十月十七日夜》里写道: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这个节气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2、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分时,贾岛是非常欣喜的。他虽然隐居山中,但是碰到了一个大和尚贺兰来拜访他,而且是第三次来拜访他了,所以诗题目为《夜喜贺兰三见访》。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首句写了时间,古代没有钟表,记时靠铜壶滴漏,感兴趣可以去北京鼓楼看一看。这里意思是快秋分了,时间还不晚,大和尚来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这两句非常有意境,你看他隐居在山中,听着潺潺的泉声,看着惊起的松鹤,感受秋分节气的凉风,卧看天空的云卷云舒,生活赛神仙了。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他和贺兰踏着苔藓行走在满是月光的山中,眼前一片清明。累了就随意地枕在石头上休息,随意地聊着八卦和文章,月色倾泻下来,俩人流光溢彩。有大自然美景在旁,有志同道合的友人相伴,最是人间好时节。
3、唐杜甫《晚晴》
反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前两句写景,反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你看雨后初晴,夕阳的余晖斜照而来,几片薄云还留在澄澈的天空,不愿离去。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一个明,一个落字,互相对照突出了风景的变化。雨后一道彩虹在江上架起,仿佛巨龙在饮水,峡谷中还有两三点雨滴纷落。
后两句抒情。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意渐浓,南归的大雁在高空中渐渐远去,野熊们觉得自己愈发笨重了。而自己呢?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秋分节气而我这个异乡客依然在四处飘零,夕阳有下坠了一些,竹子上的雨露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这时一种落寞的感情油然而生。
作者的漂泊不定,更映照了当时时局动荡,人间疾苦的情况了。
4、宋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宋词里的秋是最美的,我们说秋色美,有一半宋词的功劳。你看谢逸的这首诗里的意境:金秋已到了风清露冷、秋季过半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遥想当年仙宫宴会,素衣霓裳翩翩起舞,仪仗飘飘,人影散乱,彻夜吹奏着昭华丝竹之声。
秋分时,诗人是非常有感触的。秋风清,秋露冷,秋月光满,桂花飘香。在静谧的秋夜里,赏明月,看桂花。我能想象着天上的仙子们,在月中翩翩起舞,霓裳乱飞花,天上人间洒。后半夜人散后,一帘新月凉如水,人生如梦才初醒。我们不如将秋日的时光对折吧,一半许给繁华,一半留给静谧,平分秋色,有始有终。
5、明孙作《客中秋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孙作,元末明初诗人,我们不太熟。没关系,知道他嗜书如命,写文章醇正典雅就可以了。这首诗也写了秋分的美景,和杜甫的感受差不多。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首句就是思乡,家乡里应该有白露了,在这样一个凉风习习的深夜,又到了秋分的节气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空山里月光皎洁如水,一切静悄悄的,天空清澈明朗,只有一只大雁在鸣叫,仿佛要回家。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无论如何感慨忧愁还在,只能借酒消愁,却不知道愁更愁。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南山上的豆子都熟了吧,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亲自耕耘呢?
秋分时节,作者有家不能回,遥望家的方向,想念家乡的农作物和土地,以及家乡的人,不禁感慨时间匆匆流逝,而思念只能化作杯中之酒,盼望一醉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