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从,《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两句话: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对盲从者来讲,第一句话确是一种真实的表面现象,第二句话倒未必全是如此。因为,所谓盲目,本义是指眼睛看不见东西,常比喻对问题或事物认识不清。
在盲从者中,许多人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东西”,而是雪亮的;对问题或事物并不是“认识不清”,而是认识得很透彻。仔细分析这些“盲从”者,他们在“从”的时候,表面上“盲”,内心并不“盲”,而且“明”得很。
“盲从”的案例
曲意逢迎,以求得到重用。这类“盲从”者为讨取所从者的欢心,得到所从者的宠爱,尽谄媚所能,唯阿谀是务,以得到晋升提拔、使权弄奸。据《明史?·?严嵩传》,明世宗朱厚煾继承堂兄朱厚照的帝位后,先是赶忙追尊生父为帝;到了嘉靖十七年,又要把生父庙号追尊为睿宗,奉入大庙,跻在朱厚照之上。
严嵩时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开始与群臣一起反对。明世宗怒,著《明堂或问》,意在责问群臣。严嵩一见,赶忙转舵,并精心策划入太庙仪式。明世宗十分高兴,赐给他金币。此后,严嵩“自是益务为佞悦”。
明世宗崇尚道教,不戴官冠翼善冠而戴道冠香叶冠,而且将香叶冠赐给大臣。首辅夏言认为这有违祖制而拒戴,严嵩在明世宗召见时不仅戴,还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明世宗喜严嫌夏,加上严嵩趁机谗言,便罢了夏言的官,严嵩得以补缺,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掌握机务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