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同源字、假借字与通假字
p-100声符割取本义,引申义为取得。货、眓、获、膕。龋、阒、敺。
p-102肢、胑。
动量词。 上古汉语中没有动量词,表动作的量,通常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不用单位词,表示今天“数量+动”形式的是“数+动”形式。动量词产生于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于唐时期,稳固于元、明、清时期。动量词的产生对汉语史是一件大事,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古汉语中没有动量词,表动作的量,通常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不用单位词,表示今天“数量 +动”形式的是“数+动”形式,如大家熟知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七擒孟获”、“七遇皆北”等。动量词的产生对汉语史是一件大事。由“数+动”到“数量+动”,这标志着汉语词类划分的彻底完成,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字的表意属性,造就了汉语表意的精确性。汉语中丰富的量词几乎没有重样的,这也成为汉语的一大特色。动量词产生得比较早,但发展得十分缓慢。从语料来看,绝大部分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们几乎都是由动词演变来的,因此,…
1241年,蒙古人在李格尼兹战役中击败了大名鼎鼎条顿骑士团,将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欧洲骑士们的耳朵全部割下来,最后竟然装满了整整8个大布袋。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历史的细节》3《历史的细节》2
说文base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七庾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捕取也。幸部曰 。执、捕罪人也。从又耳。七庾切。四部。周礼。获者取左耳。大司马职。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偁周礼、又偁司马法释之。以说从耳之意。
聝 guó 形声。字从耳,从或(huò),或亦声。“或”指“边防巡逻”。“耳”指敌人耳朵。“耳”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防战斗中击杀入侵者,割下其左耳以表功”。本义:割敌左耳以记功。说明:古人用两种办法计算杀敌之功:出示敌人首级或敌人左耳。在敌人被杀的数量少的时候,用首级数量评定功劳。这就是“馘”;在敌人被杀的数量多时,用左耳代替首级计功。这就是“聝”。
《广韵》《韵会》古获切《集韵》骨或切《正韵》古伯切,?音蝈。《玉篇》截耳也。《说文》军战断耳也。《诗·大雅》攸馘安安。《注》军法,获而不服,则杀而献其左耳。《礼·王制》以讯馘告。《注》讯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尔雅·释诂》馘,获也。《注》今以获贼耳为馘。又《五音集韵》呼狊切,音洫。面也。《庄子·列御?》槁项黄馘。 《说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则作耳旁,献首则作首旁。 又叶况壁切,音翕。《诗·鲁颂》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叶上德服。汉典 考证:〔《说文》军战断首也。〕 谨照原文断首改为断耳。
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说文》馘,获也。——《尔雅》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以馘馘告。——《礼记·王制》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传》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诗·鲁颂·泮水》
《唐韵》七庾切《集韵》《韵会》《正韵》此主切,?娶上声。《说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资也,收也。《广韵》受也。《增韵》索也。《礼·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记·鲁仲连传》为人排难解纷,而无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又《韵会》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又《前汉·王莽传》考论五经,定取礼。《注》师古曰:取,读曰娶。又《集韵》《韵会》《正韵》?逡须切,音趋。《集韵》取虑,县名,在临淮。又《集韵》雌由切,音秋。《前汉·地理志》?留浚仪。《注》师古曰:取虑,县名。音秋卢。取又音趋。又《集韵》《韵会》《正韵》?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诗》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呌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又《正韵》索也。《诗·小雅》如酌孔取。《笺》谓度所胜多少。
又《六书本义》?通用伸,伸通取。训索,取转声,与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谋?曰:古文取,疑当从与声。人与而我取也。明赵捴谦撰。捴谦原名古则,馀姚人。宋秦悼惠王之后。明初徵修《洪武正韵》,持议不协,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寻以荐为琼山县教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焦竑《笔乘》称其字学最精,行世者惟《六书本义》及《学范》六篇。《学范》芜杂,殊无可取。是编《六书论》及《六书相生》诸图,大抵祖述郑樵之说。汉语的造字方法——“六书”本义
其三,关于凯旋、献捷、殒命之礼。战争胜利,凯旋而归,并举行盛大仪式相互庆贺,这是每次战后必要的程序。《司马法·天子之义》:“得意则凯歌,示喜也。”军队班师后,国君登上专门修建的高台,答谢百姓的辛劳,并举行仪式,宣布偃武修文、休养生息,表示人们从战争时期又走向了和平时期。“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23]就是说的这种礼仪。凯旋后,一般还要举行献捷仪式,《说文·又部》引《司马法》曰:“载献职”,献即大献之礼,“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24]。职,又作馘,截耳之意,古代战争中以割取敌人的左耳朵作为记功的依据,班师回营,举行献俘献捷仪式,将士以获取敌人耳朵数量的多少论功之高下,进行行赏,这是古军礼的重要内容之一。
载献聝,聝者耳。〔〈说文.耳部〉〕
殒命之礼即俘获战败国国君时举行的礼仪。《国语·晋语》:“靡笄之役也,郤献子伐齐。齐侯来,献子以得殒命之礼。”敌国虽败,国君还是国君,战胜之将要以臣礼视之,不忍加以屈辱,以示尊贵之义。行此礼时,战胜方要将显示威武的旗帜收起来,司马官手持酒杯向战败国国君行拜礼,《左传·成公二年》正义引《司马法》曰:“其有殒命,以行礼如会,所用仪也。若殒命,则左结旗,司马授饮,右持苞壶,左承饮以进。”这种礼仪,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君臣观。
《司马兵法》的成书、流传及文化价值 仝晰纲
古汉语之假借与通假 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王力说:“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同源字“在原始的时候本是一个词,完全同音,后来分化为两个以上的读音,才产生细微的意义差别。有时候,连读音也没有分化(如“暗、暗”) ,只是字形不同,用途也不完全相同罢了。”
由于古音学研究在清代取得了重大突破。清代经学家、小学家发现了声与义同源的奥秘,人们就不再局限于从字形上探求词义,而转向从语音上、语源上探求词义。以前的小学家大多认为造字时“义寄于形”,因而解词时“因形释义”。清代学者发现了“声义同源”,因而释词时“因声求义”。同源字是有同一语音来源、同时产生或先后产生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同源字有音和义两个要素,判断同源字也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古音相同或相近,所谓相近必须声同韵近,或韵同声近,或声韵皆近。一是要有古代的训诂材料证明义同或义近,就是要有书证,不能凭空臆断。
例如:“支、枝、肢、胑”是同源字。第一,它们古音相同,说明有一个***同的语音来源。第二,它们意义相同、相近,有一个基本词“支”,“枝、肢、胑”都是在“支”的基础上分化派生的, 而且有古代训诂材料为证。《说文》:“支,去竹之枝也。”又:“枝,木别生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支枝古今字,干支犹 枝也。”《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左传·庄公六年》作“本枝百世”。“支、枝”本来是同一个词,后来意义分化,分支用“支”,树枝用“枝”。《说文》:“胑,体四胑也。从肉,只声。肢胑或从支。”“肢”是“胑”的或体,即“肢、胑”是异体字,后来通用“肢”。《玉篇》:“胑,体四胑,手足也。”《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字本作“支”。《后汉书·西羌传》:“头颅斩落于万丈之山,支革判解于重崖之上。”李贤注:“支谓四支。”四支即四肢。正由于“支、枝、肢”是同源字,古人经常通用,就使得对同一句话,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旧注对“折枝”有三种不同的解释:折取树枝,弯腰鞠躬,按摩身体。前一种释为树枝,后两种释为肢体。性压迫下的历代娼妓秘闻
“支、枝、肢”是字形有联系的同源字,字形没有联系也可能是同源字。
例如:“回”和“还”。“回、还”古声同属匣母,“回”古韵在灰微
部,“还”古韵在元桓部,“回、还”古韵旁对转,仍是声同韵近,有***同
的语音来源。“回、还”是同义词。《说文》:“回,转也。”《荀子·儒
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黒。”杨倞注:“回,转也。”《国语·吴
语》:“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韦昭注:“还,转也。”《史记·李将军
列传》:“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张守节正义:“还,谓转
也。”《汉书·淮阳宪王钦传》:“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颜师
古注:“还,犹回也。”“回、还”音近义同,是同源字。
同源字不同于通假字。同源字和通假字虽然都具有音同、音近
的特点,但前者是因为“音义同源”,同源字之间有一个中心意义贯
通,语音有一个***同来源;后者是因为“借字标音”,借用一个音同、音
近的字表示与该字毫不相关的另外的意义。同源字属于词汇学、词
义学、词源学的范畴,通假字属于文字学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