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介绍一下辽国南院北院掌管什么,和辽国皇帝是什么关系,都谁当过南院北院大王?

介绍一下辽国南院北院掌管什么,和辽国皇帝是什么关系,都谁当过南院北院大王?

看这里

关于阿保机 及其辽朝制度

/3608087.html

辽朝官制--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官名)。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金朝官制--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不设中书、门下二省。尚书令为最高行政官长。元朝的中枢权力汇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总令朝政,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朝廷设有宣政院,专管宗教及吐蕃等少数民族事务。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了。行省为路、府、州、县四级。

辽太祖时,自领兵马作战,次子耶律德光综理军务,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辽太宗

灭后晋,沿晋制设枢密使管领汉人兵马。辽世宗夺得皇位,囚禁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

胡,因采汉人制度,设契丹枢密使,以统领契丹兵马。

契丹枢密院又称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称南枢密院。北、南枢密使参预国政,听决

狱讼。辽圣宗时,韩德让兼领北、南两枢密使,综理军政,成为皇帝以下最高的执政

者。此后,汉人官员可任北院枢密使,契丹官员也可任南院枢密使。北南枢密院于枢密

使以下,设有知枢密使事、枢密副使、知枢密副使事等官职。

契丹以东向为尚,皇帝宫帐座西向东,官员分列宫帐两侧,因此官职都分称北、

南。辽朝中枢官制分为北面官与南面官两大系统。北面官管理契丹政事,南面官管理汉

人事务,即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官制仍保存著契丹氏族部落制的某些痕迹。职名多源于突厥、回纥,建国后又

采用汉人官制的某些职名。部落联盟时期的最高官职称“于越”。建国后仍保留这一称

谓,但不实际任事,成为皇帝以下最为显贵的尊称。辽世宗以后,北院枢密使是最高的

军事行政官员。

契丹遥辇氏八部原以迭剌、乙室两兄弟部落最强大。建国后,将八部居民分别编组

为以迭剌、乙室两部为核心的两大集团,分设北府宰相和南府宰相管理政务。两府宰相

分别由后族和皇族充任。皇族从出的迭剌部,辽太祖时分设为五院、六院两部,首领称

“大王”。北、南院大王成为仅次于北、南府宰相的重要官员。乙室部也称大王,与

北、南院大王并立。

皇族事务专设大惕隐司管领,官员称“惕隐”。后族事务设大国舅司管理,官员称

“常衮”(敞稳)。皇帝有自己的侍卫亲军,又有宿卫和宿直官,例由贵族大臣轮番担

任。北面朝官中有大林牙院掌理契丹文翰诏令。官员有都林牙、林牙承旨、林牙。

南面官制,《辽史》记载极为疏略。辽太祖时曾任韩知古“总汉儿司事”,总管汉

人事务,依唐制加号中书令。辽世宗时,建“政事省”,主管汉人事务。辽兴宗时,又

改政事省为中书省。

南枢密院是综理汉人军政的最高官衙。中书省只是管理汉人官民的一般行政事务,

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为正、副宰相。辽代一些加号尚书、中书、门下的

官称,多只是附加的尊称或封赠的虚衔。南面官中设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官员有总

知翰林院事、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名目。契丹人任职者称为南面林牙。

契丹族征服奚族后建国,在契丹族、奚族及北方游牧族居地建立起统治制度。灭渤

海后,基本保持渤海原有的官制。得燕云十六州汉人地区,则沿用后唐的旧制。因此,

辽国境内的地方官制形成三个系统。

契丹族和北方诸族地区实行部族制。大小部族一般各有居地,但地域统治取代了血

缘组织,居民或不限本部族血统。奚族被征服后,仍保持五部或六部组织。奚族首领称

奚王。辽朝设契丹北、南院大王府、乙室王府、奚王府,四大王府各领一大部族,即五

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奚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