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 寻找“缘分”,感悟生命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是一篇抒情性散文,它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15年来对生死问题的探讨与总结,教材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李海林教授认为,从现在散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散文教学的关键是从文本中分剥出作者的存在。在散文中,作者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直接呈现,或直接述说自己的经历,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把自己隐藏在这些述说中,隐藏在字里行间,隐藏在语言的细节中。因此,散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作者的情感。

学情分析

教学这篇文章,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走进作者内心,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一系列的景、事、物而悟出对生命本真的深刻思考。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地坛”的变化与“我”自身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发现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文本内容中穿梭几个来回,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懂得生命的深层价值和意义。

教学目标

1.梳理、分析“地坛”与“我”的变化,归纳出“我”与“地坛”的缘分。

2.领悟“地坛”对“我”的重要意义和作者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梳理、分析“地坛”与“我”的变化,归纳出“我”与“地坛”的缘分。

2.难点:领悟“地坛”对“我”的重要意义和作者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查阅词典,落实字音、字形,重点理解荒芜、浮夸、淡褪、剥蚀、坍圮、熨帖、隽永等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唤起经验

同学们,说起“史铁生”,相信你们一定不陌生,因为你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他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那么,除此之外,你们还读过史铁生写地哪些文章?请大家畅所欲言,可以谈谈你的阅读感受或者阅读经历。

设计意图

唤起学生对史铁生的相关学习经验,为学习本篇课文内容做铺垫。

(二)初读标题,揣摩基调

活动:你认为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情感基调来读课文的标题?

明确:悲伤、深沉、柔软、伤心、沉郁、怀念。

总结:通过大家的分享,你们对课文的标题进行了朗读,有的同学认为史铁生与地坛有故事,应用一种“怀念”的语调来读,有的同学认为史铁生当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身体残疾,应该用一种“悲伤”“沉郁”的语调来读,有的同学认为史铁生是写过去的事情,要缓缓道来,应该用一种“柔软”的语调来读。这些都是你们对文章基调的揣摩,相信等我们学完课文,你们会更明确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情感基调来读文章的标题和课文。

设计意图

初读标题,揣摩作者的情感基调。

(三)细读文本,发现“地坛”

活动:请你带着情感基调朗读课文,圈画作者在文章中写到了“地坛”的哪些景色?

明确:

①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②第3段: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③第5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④第7段: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1]而微苦的味道。

提问:请你赏析作者描写地坛景色的句子,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味道?

明确:

①第3段中作者在写地坛的景色时用了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些词,他感觉到地坛的衰落、衰败,而后面的苍幽、茂盛更更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活力十足。

②第3段中作者描写太阳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红,他不禁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成长。

③第5段中作者在具体描写地坛的事物,写到了小昆虫、蚂蚁、蝉蜕、露水、瓢虫等事物,是它们的存在给地坛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让他感受到地坛并非是荒芜,自有它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一面。

④第5段中作者写到了满园子草木生长的声音,片刻不停,让他感受到地坛一直都是有生命存在的,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生存、生活。

⑤第7段中作者连用了几个譬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苍黑的古柏等事物,依旧是满园子的风光美景,似乎这里并不是荒园,这里并不缺乏声音,也不缺乏生机,而是一座活力满满的园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地坛的这些景色呢?

明确: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地坛的景色,正是围绕文章第5段中的这一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展开的。从整体上来看,地坛是荒芜的,人烟稀少,但从细小部分来说,地坛其实并不衰败,这里许多的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们便是见证。他们的存在并不因为地坛的兴衰荣辱而发生变化,这些细小的动植物们虽然并不起眼,但是他们仍旧以他们自己存在的方式活着,在地坛中生存着,为荒芜的地坛增添些许生机与活力。同时,作者有意将曾经的地坛与今日的地坛进行对比,地坛的外形被那些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而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因为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设计意图

细读文本,梳理描写地坛的景色语句,分析句子中作者蕴藏的情感。

(四)再读文本,走进“作者”

活动:课文不仅仅写了“地坛”的景色以及它的一些变化,还写到了“我”的变化。请你再次细读文本,找出描写“我”变化的语句。

明确:

(1)来到地坛前的“我”:

①第3段: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②第3段: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③第5段: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来到地坛后的“我”:

①第6段: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②第7段: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总结:梳理“我”来到地坛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史铁生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转变成了一个对生命有独特价值感悟的人,他对“死”与“活”做了深刻的思考,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地坛这十五年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在史铁生看来,地坛是“荒芜但并不衰败的”,自己也应该是“身残志坚的”,要有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其实用了一个词来表明“地坛”与“我”的关系,是哪一个词?在文中又是如何体现这层关系的呢?

明确:缘分。

①第2段:“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因此,“地坛”与“我”空间相近。

②第1段中作者用荒芜、冷落、废弃来形容地坛,表明地坛的境遇并不好,而第3段中写到作者“忽地残废了双腿”,也表明作者当时糟糕的境遇。因此,“地坛”和“我”境遇相似。

③第5段和第7段都写到了地坛当中形形色色的微小生物独立而顽强的生存着,体现了地坛的活力,面对荒芜从不停止生存的脚步,而第6段和第7段中“我”对“活”与“死”的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改变了往日颓废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面对生命中的坎坷与磨难,安心多了。因此,“地坛”与“我”态度相似。

PPT补充:史铁生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开始转向写作。在1983年他发表了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成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完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我与地坛》《答自己问》《务虚笔记》等。

总结:作者用“缘分”一词来形容“我”与“地坛”的关系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两者空间相近、遭遇相似、态度相似,可以说地坛带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了生命的启示。仿佛十五年前第一次走进地坛后,“我”就一直与地坛***呼吸、***命运,得感谢地坛成为“我”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

设计意图

梳理文章中“我”的变化,并将“我”与“地坛”联结,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

(五)走出文本,升华感悟

活动:在读完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部分后,请你谈谈你从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明确:

范例:在史铁生人生巅峰时期遭遇身体的眼中残疾,可谓打击巨大,或者说足以摧毁史铁生。但是,从他的文字当中,我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永不言弃,正如保尔·柯察金一样,永不放弃对生命的理解,坚持下去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因此,生命的价值应该在于坚持,只要活下去,美好的希望就会在前方等你!

活动:请你选择一种情感基调,再次朗读课文标题。

明确:乐观、怀念、深沉、激动等情感基调均可。

设计意图

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走出文本,阐发自己的感悟和态度,并通过朗读课文标题,深化阅读体验。

(六)课后作业

1.自主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剩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请以“我与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现自己与某处某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并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不少于600字)

设计意图

由课内到课外,自主阅读,增加阅读量,并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