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端午节是来源于我国,所以才有了“中韩端午节之争”。
韩国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这些都与中国端午节的内容有较大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陵端午祭博物馆中,有一个收藏柜,里面的一些藏品来自中国,比如:罗店龙船木刻,还有一个龙舟的龙首,这些都是中国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标志性物件。
罗店龙船始于明、盛于清,重观赏、轻竞渡,是上海市宝山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极具吴越地区特色。
据韩国史料记载,公元前108年,即汉武帝元封2年,汉朝曾派军队驻守在现在的韩国江原道一带,这里就是韩国江陵市的起源。换言之,从那时起,中国人、汉文化已经开始在江陵扎根,端午祭极有可能在那时已经作为汉人凭吊祖先、怀念家乡的一种方式。
这就难怪,韩国在“端午祭”申遗的文本中,第一句话就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毫不讳言江陵端午祭的“根”正是中国端午节。文化就是一个连通器,中韩两国古代交往甚密,注定了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解决了本源问题,其他都容易理解了。
中韩“端午”其实可“***存”
事实上,经过创新发展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传统端午节已大不相同,活动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
而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意在驱毒辟邪。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批准。
换言之,中韩“端午之争”,只是不了解“国际行情”的争论,客观上增进了中国人对本国传统的认知,也推动了传统文化国际化的进程。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端午怎会是“韩国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