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有同学跟我讲:“普通话的二声(阳平)=成都话的一声(阴平);普通话的三声(上声)=成都话的四声(去声);普通话的四声(去声)=成都话的三声(上声)”。我当时大致想了想,感觉好像是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这件事发生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十年了,再次回想起这个问题时,才终于有了个相对明确的答案。答案告诉我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儿。那么,成都话的声调究竟是什么样的,及其是否与普通话的声调存在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从相对科学的角度,用相对专业的方法去解答。
所谓相对专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五度标记法了。该方法是赵元任于1930年创立,它用五度竖标来标记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
我们先看一看普通话是如何标注的,便可理解该方法的含义:?
在该图中,“1”~“5”分别代表声调由低到高的5度,箭头方向代表声调变化的前后顺序。以“妈”(阴平)为例,其声调从发音开始至结束没有变化,并保持在较高的频率上,为“5→5”。又如“马”(上声)的起始声调较低,趋势为先变低再变高,为“214”。
另外,声调有两个要素,一是调值,即声调的高低;二是调型,即声调的趋势。如,普通话中一声的调值为“5→5”,其调型为“高平调”。普通话中的二、三、四声的调型分别为“中升调”“降升调”(也称为“低升调”)以及“全降调”。
在了解五度标记法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成都话的声调是什么样的。首先,成都话声调的表述方式在不同的参考资料上是不同的:
在该表之中,可以发现不同来源的声调标注的分歧主要在一声(阴平)上,这一分歧既体现在调值有体现在调型上。百度词条和《张氏成都话拼音方案》中将阴平标注为一个高升调(4→5),而成书时间较早的《成都方言词典》将其标注为一个高平调(5→5)。这一差异主要源自于早期研究(基于听辨)和近期研究方式(基于语音试验)的不同引用1。在考虑到研究方式的进步以及日常经验后,本专栏中成都话的一声标注为“高升调”,且调值为“4→5”。
除一声外,另外三个声调在调型上没有分歧——二、三、四声分别为“中降调”“高降调”以及“低升调”,它们仅在调值上稍有不同。本专栏的成都话二、三、四声的标注则均与《成都方言词典》和《四川方言词典》保持一致。
本专栏的成都话声调五度标记图为:?
让我们回到开篇的问题。这时,我们终于知道,成都话中的一声(4→5)与普通话中的二声(3→5)均是“升调”但调值不完全相同。成都话中的三声(5→3)与普通话四声(5→1)的下降程度也不相同。成都话的四声(2→1→3)和普通话的三声(2→1→4)依旧不完全相同。所以说,仅凭感觉去判断一个方言是不够严谨的,只有找到了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说好一门方言,并明白其背后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成都话声调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变调。变调的相关研究课参考引用1等文章,写得非常详尽。本文仅找出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成都话中的变调是普遍现象。两字词组***有16(4×4)种声调组合的可能性,其中10种存在变调现象。请看下表引用1:
表中“H”代表高声调,“M”代表中声调,“L”代表低升调。“MHL”是表明声调的另一种方式,即三度标记法。只要类比一下五度标记法,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举其中一个例子,大家便能明白成都话中的变调现象了。“今天”是两个一声字的组合,但放在一起读的时候,“天”的声调将发生改变,从中升调变为中平调。
成都话的三字词同样存在变调现象,三字词***有64(4×4×4)种声调组合方式,其变调规律较为复杂,在此不做深入讨论了。
个人曾认为产生以上变调现象的是在发音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只有这样变调,才便于将这些两字词或三字词顺利发声出来。但此现象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若想深入了解,还请仔细阅读引用1。
1.《成都话连续变调的优选分析》,闫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