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清明节多了一重意义:全国哀悼日,以哀悼那些在疫情中逝去的同胞和抗疫英雄。对于这次定会载入历史的疫情,我想全国人民都感受深刻,不仅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经历了人生中唯一一次“闭门谢客”的春节,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感染的患者更是直面死亡,其中一部分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自从疫情爆发,微博就成了我一个常用的app,几乎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看看又新增了多少确诊,感觉特别压抑且不真实。我相信和我有着一样的感受并不少,之前我就在某条微博评论区看到一条评论“谁能告诉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悲哀情绪溢于言表,因为ta有几位亲人都不幸感染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提到“意义”一词,这个词语似乎自带哲学属性,能轻易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汉语词典中“意义”有四层意思,我们最常用的语境是代表“作用、价值”,比如我们常讨论一件事的意义,实际上是讨论这件事的作用和价值。那么,汽车有什么意义呢?
汽车的意义,或者说作用和价值,据我的理解有几点,首先它是一种交通工具,能将人或物以一种较快的速度从出发点移动到目的地;其次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点在国内尤其明显,打肿脸充胖子买豪车的并不少见,当然有些是出于商务需求;最后,它能带给人乐趣,至少就我而言更喜欢开车而非坐车,我觉得开车就像玩游戏,能给人带来操作的乐趣。不过,现在汽车的第三种“意义”正在悄无声息的淡化,也许将来某一天会不复存在。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汽车“乐趣”方面的意义正在逐渐淡化。我个人认为汽车的乐趣主要来自速度、操作,追求速度是人类的天性,看着天空中急速掠过的飞禽、地上急速奔跑的走兽,人们都会产生一丝憧憬,而汽车能深刻让人感受到急速的魅力;至于操作就更好理解了,各种游戏盛行就是最好的例子,相比玩具车、赛车游戏,汽车能更真实地让你感觉到操作的乐趣。现在一般的汽车,在速度上提升不大,但操作却越来越简单,此(操作)消而彼(速度)不长,整体自然就减弱了。
关于操作简化,我可以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去年我应邀去参加一个老爷车比赛,其中最年轻的车型也是上世纪末的产品了,它们都有一个***同点:是手动挡,而且这挡还特别难挂,但我那两天却感受到了无比强烈的乐趣。最近一些年,新车中自动挡占的比重越来越重,手动挡越来越少见,手动挡车型开起来固然更方便更舒适,但也少了很多乐趣。
不得不承认,现在新车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越强大,但也越来越简化,有些挡把变得小巧玲珑,比如奥迪全新A3和大众高尔夫;有些挡把变成了按键,比如本田系(含讴歌)部分车型等等,因为现在它们都是“电子挡把”,下方不再有拉线连接到变速箱。除此之外,电子手刹也已经普及,甚至助力转向都变成了电子的,而且越来越多车企在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以前去驾校学车,教练会叫你“踩离合刹车、松手刹、点火、挂挡”,但随着现在趋势的发展,以后“松手刹”会变成“按电子手刹开关”、“点火”会变成“按一键启动”、挂挡会变成“拨挡”或“按档”,事实就是如此:汽车功能确实越来越丰富了,但开车其实变得越来越简单。可能将来某一天,你想学开车,朋友会笑着说:“都自动驾驶了,谁还**开车啊”,到那时,你可以给将来的孙子讲故事:“想当年你爷爷我可是开过车的,人称‘深圳舒马赫’,别人只有吃我尾气的份...”。生活中的很多变化,也许大方向上是好事,但偶尔也会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