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英语:Encyclopedia)是概要介绍人类全部知识或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的工具书或纲要。 百科全书按照字典顺序或专题类别划分条目。百科全书条目比大多数词典中的词条更长、更详细。一般来说,不同於专注於词汇的语言学资讯(如其意思、发音、用法和语法形式)的词典词条,百科全书条目侧重於条目标题中命名的主题的事实资讯。
大英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已经存在了2000年左右,自那时以来,百科全书的语言(用国际性主要语言编写还是用本土语言)、规模(很小还是多卷)、意图(呈现全球还是有限范围的知识)、文化观念(权威、意识形态、说教、功利)、编者群(资格、风格)、读者群(教育程度、背景、兴趣、能力)以及用於制作和分发的技术(手写手稿、少量或大量印刷、网际网路制作)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专家组译的可靠资讯的重要来源,可以在图书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明显位置找到。
20世纪数字和开源版本的出现大大扩充功能了可存取性、作者群、读者群和百科全书条目的多样性,也引起了对百科全书是什麼,以及把传统组装、评价纸质百科全书的标准用於如今这种动态制作模式是否适当的质疑。
Encyclop?dia一词最早出自希腊语?νκ?κλιo?(拉丁转写:enkyklios,意为「回圈的,周期性,平常的」)和παιδε?α(paideia,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古罗马学者昆体良在其《演说术教程》(Institutio oratoria)中用该词表示综合教育。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encyclop?dia,随後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於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这个词首次出现在一般文学作品的记录见於1532年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巨人传》,仍然是教育之意。1559年斯卡利杰,或称Pavao Skali?)在巴塞尔出版的《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Encyclopaedia seu orbis disciplinarum tam sacrarum quam prophanarum epistemon)中首次使用「百科全书」作为书名。但是这本书知者甚少,因此也有人认为是拿骚的阿斯特德(Johann Heinrich Alsted)在1630年出版的《七卷本简明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Septem Tomis Distincta)第一个把「百科全书」用作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