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字曼倩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西汉时滑稽家和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他以学识渊博,谈吐诙谐而著称于世,以至于后来的相声界尊他为相声一行的祖师爷,旧时就有人称相声是“曼倩艺术”。
在今人看来,“曼倩”是个颇为女性化的名字,东方朔一个大男人为什么用它来做名字?这很让人费解。更有意思的是,无独有偶,西汉时用“曼倩”做字的名人还不止他一个,名臣隽不疑、于定国都字曼倩。
而且如果我们再细加考察他们三人的籍贯,就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东方朔是汉代平原厌次人,即今山东惠民人;隽不疑是汉代勃海人,即今河北沧县人;于定国则是汉代东海郯人,即今山东郯城人。三人的籍贯在地域上也很接近。
同在一个地区,而且又都用“曼倩”做名字,这里面似乎有一些关联。而如果我们以上面汉人命名的习俗来考察这一现象,或许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曼倩”是不是汉代那个地区人们比较普遍使用的人名用字呢?
考察史籍、字书,事实就是如此!如果范围再大一点,我们会发现,汉代东海兰陵人萧望之,他和于定国同在一郡,是今山东苍山县人,他字长倩。这就更有理由使我们相信上面的初步结论。
其实,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这么说的:“倩,人字,从人青声。”清人段玉裁根据《韵会》的引文改为“倩,人美字。”并注解说:“倩犹甫也,男子之美称。”宋人徐锴也解释说:“倩盖美言也,若草木之葱倩。”
倩的这个意思,后来的一些大学问家也不知道了,因此产生出一些误会。《汉书》卷89《循吏列传·朱邑》:“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苏林解释说:魏倩就是指魏无知。而三国时的韦昭则认为,倩就是魏无知的字。唐人颜师古驳斥他说:“倩,士之美称,故云魏倩也,而韦氏便以为无知之字,非也。”
那么,为什么汉代山东一带的人爱用“倩”字做人名呢?其实这与当地的一种特殊的说法有关。西汉扬雄的《方言》中说:“东齐之间,婿谓之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说:“东齐婿谓之倩。”有趣的是《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为他们的说法提供了佐证。仓公名叫淳于意,是齐临淄人,他在给皇帝上奏时说道:“黄氏诸倩见(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倩者,女婿也。”
汉代的山东人将女婿称为倩,自然是因为给女儿找女婿肯定要找一个好男人了。清代钱绎《方言笺疏》中指出,婿和倩都是有才能,有智慧的意思。“婿”通“胥”,《周礼·象胥》郑玄注:“胥,有才知者也。”而“倩”则通“婧”,《说文解字》说:“婧,有才也。”
至于“曼”字,就是“长”的同义语。《诗经·鲁颂·閟宫》:“孔曼且硕,万民是若。”毛传:“曼,长也。”郑玄注:“曼,修也,广也。”请注意,鲁颂是今山东人做的诗,把长叫做曼,显然也富有山东人的特色。
综括而言,“曼倩”就是汉代齐地对男子的一种美称,“曼倩”也可以叫做“长倩”。用现在的话来说,父母给儿子起这个字,是希望孩子是一个大高个,且才智出众的男人。由此可见,当今矮个男子被戏称为“残废”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东方朔就这样形容自己:“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汉书·东方朔传》)以一汉尺合23厘米计算,东方朔大概有2.13米高,在今天即使当不了官,到NBA做个姚明式的中锋是完全够格的。个子高还能救人一命。为汉朝制定法律的张苍早年在军中因犯法被判处斩刑,当他脱下衣服,将身子伏在铡刀下的时候,因“身长大,肥白如瓠瓜”,让汉王刘邦的心腹王陵看到,觉得他很英俊,因而向刘邦求情,张苍被免死。(《汉书·张苍传》)
有意思的是,曼倩这个曾经很男性化的名字,在后来逐步变成一个女性专用的名字,钱钟书先生的小说《纪念》中就有一位名叫曼倩的女士。这当然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曼倩”的字音字意发生转化,其原来的意义逐渐被淡化,美丽、柔媚的意义更为常用,而倩的读音也由“青”,变为“欠”,现在只有在古汉语词典里,人们才会见到“青”这个读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