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读完后,很鼓舞人,仔细思考,里面还蕴含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他说读书有两个要素: 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
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
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
要用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
这样的学者, 犹如埃及金字塔,塔的最高顶点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依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
看了这些话,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我很汗颜。
因为我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做到如金字塔顶端,就算在专业学问上做得还可以,那也还没达到博览群书、学习了很多其他不相关的如金字塔顶旁那一层层依次递减的旁博广大知识的地步?
既然如此,那就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埋下头来,好好研究。
对于读书,胡适先生也给出了几个好方法,参考如下:
读书要读精,一时贪图快就会吃不透,而是应该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 。
1 ? 眼 到
眼到就是要个个字都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读英文书时更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
如有人翻译英文,把“port”看作“pork”,把“oats”看作“oaks”,那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小草就变成了大树,这就是眼睛看不精细闹出了笑话,关键时刻,后果就会很严重。
2 ? 口 到
口到就是要一句一句念出来,如心爱的诗歌、精彩的文章和一些英语美文,都可以念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话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有的念一遍不明白的地方,就再念两遍、三遍,直到弄明白为止。
读一些古代文言文,就可以多采用这些方法。
3 ? 心 到
心到就是要理解每章、每句、每字的意义是什么?要用心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
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借助一些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
要做到这一点须:
(1)字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要完备。
比如买一本韦氏大词典,胜于拜几个老师,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到当地的图书馆去,让这种老师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
(2)要作文法上的分析。
要懂得文法构造,方才懂得它的意义。
(3)要比较参考,融会贯通,才能了解。
4 ? 手 到
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是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如:
(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
(3)做读书笔记,也是要动手的;
“精”是如此,“博”也很重要。
古人就说:“开卷有益”,胡适先生认为: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
1 ? 为预备参考资料计
只有博学,才能让我们添加参考资料、遇到疑难时,容易得“暗示”,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才不至于呆读死书,这就叫“致其知而后读”。
2 ? 为做人计
专工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人,影响社会的太少。
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定是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的智者。
所以,读书、做人一定要“精深”,也要“博大”。
怎么样?这些好方法是不是很值得借鉴,我自己读完后也是收获非常大。
以前读书,也会贪图快,书是读完了,但过段时间,对于里面的知识还是一知半解,这就是“眼”是到了,但“心”还没有到。
一本书读完了,我会认真记录,写读后感、写书评,这是把“眼到“和“手到”很好地结合起来,但这还不够。
“手到”不光是写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多查字典、多翻参考书,对于精益求精,这点很重要。
还有就是“口到”做得也不是太好,对于朗读,我是看完央视很受欢迎的一档节目《朗读者》之后,才渐渐喜欢起来的,以前总觉得大声读书、读文章、读诗词,好像很不好意思,现在慢慢也在练习当中了。
对于在自己专业之外,我也一定要多博览群书,这样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跟着胡适老师,学了这么多那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践行起来,总感觉辜负了他,因为他在那么多年前,就已经把那么好的读书方法教给了我们,不是吗?
叹为他竟然那么有前瞻性的同时,拿那些方法现在用,一点儿也不过时,而且非常受用。
我也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我是诚意作者sunny,成长中的两娃辣妈,我会将我在阅读、学习中的收获与你分享,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就送我个喜欢当作鼓励吧!多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