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典故溯源三径柳

典故溯源三径柳

三径柳

宋?黄庭坚《木兰花令》词:"帝台应点万年枝,穷巷偏期三径柳"。清?洪亮吉《金缕曲?重九日陶然亭作》词:“尺五闲亭三径柳,亭径尚余秋草。”

二人词作中出现的 "三径柳" 三字,却隐藏着三个典故。

? 这里面的典故,主要在这个 "柳" 字。这个 "柳",是用的陶渊明五株柳的故事。陶渊明爱柳,在家门前种了五株柳树,一来以示自己清高的节操,二来为闲时休息和读书的地方,因自称 "五柳先生"。这个典故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传》文中有语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云:"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著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 后来人们以此径以 "五柳先生" 或 "先生" 为渊明其人的代称,也用此典以为咏写杨柳以及为杨柳树的美称,但多用来赞美隐居田园之优雅的情趣的用词,因而比喻闲适幽雅的环境和隐逸之士闲适自得的生活为常用之典实。这样其引用形态在诗文中变换复杂,如称此陶潜所种植的这五株柳为陶潜柳丶陶柳丶陶令柳丶彭泽柳(陶曾做个彭泽县令,故称)丶渊明柳丶靖节柳(陶死后被追认成靖节先生,故称)丶柴桑柳(陶是浔阳柴桑人,故称)丶先生柳丶陶令五柳丶五柳丶五株丶彭泽株丶陶家五株丶陶宅五株丶陶令五树丶五树丶五株树丶渊明树等等,这儿的 "三径柳" 则是此五柳的另一变称。

为何又以 "三径" 称之呢? 渊明在弃官回归家乡隐居田园时写了一篇有名的辞赋《归去来兮辞》,在本文中陶渊明抒写了自己弃官归隐田园的志向与乐趣,其中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一句,是说自己在外做官离家很久,以前未出来做官隐居在家时所开辟的三条通往家园的道路虽已荒芜,但道路两旁从前种的菊花和松树依然存在。表现了他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归隐家乡的决心。渊明此文句,对后世影响极大,文人们填词作诗常引以为典实,如诗文中常见的"三径"、“陶潜菊径"、"渊明荒径"、"渊明径"、"陶公径"、"陶令径”、"陶径"、"陶迳"、"元亮径(渊明字元亮,故称)"柴桑径"等等均本此句而来,诗文中引用多用来借指归隐之田园处所及其通往归隐之地的道路,也泛指归隐或家园,因而也用来表示厌官思隐的典实,咏写田园之景和松菊之类的诗文亦常见用以为状美之词。

渊明笔下的五柳及三径,都是用来描写自己归隐之志趣及幽雅的隐居环境,因而诗人为诗,将二事合而并用,于是则有此 "三径柳" 之形式出现,不足为怪。宋?俞献可《万杉寺》诗有 "莲社松门接,陶居柳径分。" 清?朱若炳《临江仙/除夕》词:"学他陶径柳垂条,侭教绵样二软,不似主人腰"。二人用的则是此二事并用很明显。又宋?阮秀实《酹江月?庆王漕六十九》词:"固是守约堂间,鲂斋亭下,要种归来柳"。阮氏因陶氏有《归去来兮辞》文,故称陶潜五柳为 "归来柳",则用的更为直接。

? 然而渊明所用的 "三径" 一词,他却是用的前人的一个典故,因而后人凡用 "三径" 这个典故,可谓典中有典,不可不深究。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中有这样的记载,"蒋诩,字符卿,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三仲皆推廉逃名(指隐居不仕)。" 又《尚友录》:"汉杜陵人蒋诩字符卿,哀帝时官兖州刺史,王莽居摄告病归,卧不出户,尝于舍前竹下开三径,惟故人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 渊明在文中称自己隐居田园时仿效前人蒋诩三径的故事说自己已在家园开辟了三条隐遁之路,用的很确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