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麼mwv 看这一类翻译理论书?
当然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也没有受过翻译的科班训练,所以希望借鉴前辈的知识和体会,了解翻译名家在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虽然不同语系遇到的问题不太相同,但思考的方向往往可以参考。而且,看过大师的经验,精进的方法,也可以更加鞭策自己在译途上更加努力。
可以增加信心。名家在翻译时,也会遇到很多想破头都不知道该如何译的难题。比方说,余光中在谈论他翻译王尔德的剧本《不可儿戏》译後感的这篇文章中就提到──
在翻译过程中的难题形形色色,有的可以克服,有的可以半悬半决,有的只好放弃。
当发现名家在翻译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就会了解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其实是用另一种语言尽可能贴切地表达原文中的意思,即使无法做到百分之百也不必自责。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这是两种语言、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必然会造成的落差,译者只能努力做到等效翻译。
余光中在这篇文章中也谈到,「最难缠的当然是文字游戏,尤其是一语双关……有时候实在走不通,只好变通绕道,当然那“趣克(trick)”也变质了」。
原来并非只有我们小译者为这些问题伤神,经验丰富、造诣很深的翻译名家也有类似的烦恼(当然大翻译家和我们小译者烦恼的层次不同啦),这麼一来,就会觉得安心不少啦。
最後一点,就是在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後,遇到有一些之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就可以解释得更加透彻。比方说,我觉得以下两段话就很受用。
师承傅雷,翻译了《红与黑》的罗新璋对於翻译有「译事三非」的创说。所谓三非,即「外译中,非外译“外”;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精确,非精彩之谓」。
余光中谈到他做译者时谨守的一个原则:
要译原意,要不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後面的原意,就会流於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存原文。退而求其之,如果难存原文,只好就迳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
所以,有时候把译文和原文相对照,或许「长」得不太像,初学者可能会质疑──翻错了?但有时候往往是译者在对作者的整本作品融会贯通後做出的最好诠释,最符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