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少,慢,差,费”作文评改何时了

“少,慢,差,费”作文评改何时了

一、少

1.教研少

①有关阅读学、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少。据权威人士透露,国内阅读学研究空白较大,仅个别人翻译了几部外国有关书籍(或几篇文章),形成不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笔者也曾翻查了二十多种有关报刊,查到的关于现代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也只是结合某篇文章解决个别问题的技巧,指导、推广价值不大。

②高等师范院校也没有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即使是全国中语会阅读教学研究中心的全部教研成果也远远满足不了当今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

③任课教师有志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人员少。因为现代文阅读教学有其重工业特点投资多,见效慢。加之受高考指挥棒的束缚,很多教师不敢教改,致使热衷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人员实属凤毛麟角。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的实践是很难进行的。理论知识的匮乏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指导方法少

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技巧、规律少。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精到的点拨相当重要,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有些教师囿于传统的应试观念,只是根据考纲,把阅读教学变成了单纯知识点的讲授,忽略了知识的广泛性、整体性,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处理问题势必视野狭窄、思路不畅、方法不当。影响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不了阅读能力。

3.训练少

① 能自行命题的教师少:实践证明,从研究命题入手来研究解题,才是解决阅读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因为对答案最具权威的诠释权在于命题者。学生也只有了解了命题意图,解题才不走弯路。而我们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用题、解题的现状是什么呢?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东抄西搬现成的、他人的命题。部分教师对阅读材料不能进行精心筛选,随意有余,典型不足。教师不能自行命题的弊端还在于解说答案没有说服力,因为不是自己命题,解题技巧、解题规律很难谈起,这就像写不出一篇能发表的“下水作文”的语文老师给学生大讲“如何搞好写作”一样,是没有他信力的。

②有针对性的训练少:现代文阅读训练少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备课难、找材料难、材料有了刻写印刷难、讲解答案难。这是阅读教学的癌症。很多老师在解阅读题时,不是自己先做答案,而是先看答案后反推其因;部分教师在训练中,只是肤浅地处理训练题目,而对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答题方法与技巧避而不谈。这样,就等于做无用功。教师敷衍了事,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现象在语文老师中普遍存在着。另外,要针对各种不同体裁的现代文阅读题进行一定数量的有的放矢的训练,因为训练只有靠量的积累,加之老师的必要指导,才能形成学生的意会、感悟能力。而意会、感悟能力的培养恰恰是阅读教学的归宿。所以阅读训练一定要有目标、有计划,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慢

1.阅读速度慢

①阅读时不能只是用眼睛去读,更要用口、脑去读。很多师生忽视口读,这是不明智的,因为口读(即使不出声,只做口型)也说明“你在看书,不是书在看你”;更是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神合一”阅读的好方法。而阅读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高度集中正是大多数学生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②部分学生阅读时视觉活动的运作速度慢:正因为高考是限时的,所以阅读速度应有一个量的界限。材料内容、文体风格、题目深度都是关系到速度的变量,据估算,从1993年到1997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阅读材料一般有两篇材料,第一篇材料平均约900印刷符号(包括文章和题目);第二篇材料平均约1500印刷符号(包括文章和题目)。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1000个印刷符号的训练材料;在20分钟内完成1800个印刷符号的阅读材料:因为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每分钟可阅读90~100个印刷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讲,速度就是成绩,提倡限时训练,树立速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② 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瞬时记忆慢:根据阅读材料内容的长短,阅读时我们可以区别对待之,较长的材料可以先结合后面的题目进行局部阅读;较短的材料不妨先进行整体阅读。平时教师也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绝不允许学生读完一段材料后不知所云,起码要让其整体把握,了解大意。也就是说“读就要有所记忆”,不能“读了也白读”。

2.题于选项正误的判断速度慢,蕴含意义理解的深入速度慢:具体是指思维反馈慢、理解速度慢、解题速度慢,这是很多学生解阅读题能力差的病因。在千差万别的材料内容与各不相同的试题类型中,从语言表达形式理解其深层含义是阅读的***同要求。在对问题由思考到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复述性思考”“解释性思考”“评价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的综合运用。解题时要学会节约时间,如果A能定夺答案的,不屑一顾BCD。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

3.阅读能力提高慢:这是阅读教学的规律,师生都要有此思想准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工夫、靠有效训练,才能逐步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应密切注意在训练时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批阅与讲评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或特殊训练。

三、差

1.教材系统性差

纵观六册高语教材,高考主要考的科技说明文的阅读仅有三个单元11篇文章,而这些篇章也较高考材料浅显易懂,远远适应不了高考的需要。再如社科段现代文阅读的课文篇章也与高考题目有一定距离。致使不少教师丢了教材不得不到《科技文摘》《参考消息》《文汇报》等报刊中去找训练材料来亡羊补牢。依此看来,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确实有必要重新编排以适应高考。

2.学生阅读习惯差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而很多学生任性阅读、情绪化,忽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为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养成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朗读与默读的习惯;背诵古诗文及课文精采段落的习惯;边阅读边圈点的习惯;阅读中摘录和记笔记的习惯;勤查字典、词典及参考书的习惯;阅读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等等。

3.学生阅读基础差

主要表现在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差。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比较法(将选项之间或选项与材料加以比较)、排除法(逐步否定不合要求的选项)、还原法(将所要填入的语句作还原试验)、语感法(用默念来检验语意的通顺、连贯)等答题方法都不会运用。也不了解由前到后,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的答题顺序。还有部分学生解题时不能将已储备的有用知识“激活”,不能将之“活化”,便形成不了“活迁移”的能力。

4.比较阅读能力差

比较阅读的流程是以提高能力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多种比较法并使之优化,突破思维障碍,或求同而聚焦类特点,掌握规律;或求异而发散篇特点,明确个性,养成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看问题的习惯,可以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流畅性、广阔性、变通性思维品质,最终促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鉴于此好处,比较阅读被很多语文教师所运用。不言而喻,有了比较,有了鉴别,才会有能力的提高。因此,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比较阅读,综合运用联系比较法、中外比较法、点面比较法、虚实比较法、正误比较法等来触类旁通。

5.鉴赏评价能力差

分析概括能力与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往往不能透过字面意义揭示材料的隐含信息,因而也就搞不懂材料反映的更深刻的思想实质,更无法联系现实,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经常化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也只有有了分析评价能力,阅读的知识才能化成自己的血肉,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四、费

指的是费时费力。原因如次:

1.课外阅读随意性大、盲目性大,导致了无效阅读。一方面学生自己课外不知道读什么书有用,或者不会真正的阅读;另一方面不少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当。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开卷有益”,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2.课内训练没有能力层次的意识,致使训练无的放矢。1997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已将能力划分为ABCDE五个层次,那么我们平时训练的题目,要训练什么,想让学生达到哪个层次,教师就要心中有数;训练过后,学生达没达到层次要求,还需不需要巩固训练,这些都要知晓。只有这样做,训练才有针对性,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据调查,做到这一点者寥寥无几。否则,题海战术等不科学的做法难免费力不讨好。

长期以来,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一直在拖语文教学的后腿,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发现之、研讨之、纠正之,力争多快好省地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大语文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