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辞典大历史
元尚
“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外来词,在中国已经有了百年的汉译史,从其被引入国内并第一次被译为汉语,就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最早将其翻译过来的是清末译学进士颜惠庆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大辞典》,煌煌两巨册,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英华辞典。大型词典的特点在于一个全字,它主要是供专家学者参考之用。这是1908年的事,对于一个像“Olympic Games”这样的词,如果仅仅局限于大型词典里面,那么其普及程度会大打折扣。7年之后,由谢洪赉、徐铣、甘作霖编撰的《袖珍英汉辞林》,收入了该词,这是奥林匹克在中国读书人中间获得普及的一个标志。
《袖珍英汉辞林》是一部小型实用型辞典,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全书1595页,6年之后,也就是1921年已出至第十三版,6年之中,平均每年再版2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已经不在当今最火爆的辞典之下。同时另一部小型实用型辞典,翁良等人编《英华合解辞汇》,也是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也收有奥林匹克一词,这也是一部在民国期间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普及型英语词典之一。这两部小型词典把奥林匹克一词,从中国的精英阶层迅速传播到一般读书人中间。
《袖珍英汉辞林》在英文“Olympic Games”之后的汉文注释是这样写的,“古希腊每四年举行一次之大竞技会”,这里没有汉译奥林匹克,《英华合解辞汇》则明确的写作“古希腊在洼林比亚每四年一举行之竞技会。”“洼林比亚”是20世纪初人们对奥林匹克的一个译名,因为当时还没有今天这样的统一译名,所以在不同的词典中,今天的奥林匹克就有不同的汉字书写样式。
随着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结束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不能不想起那些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词汉化的前辈们,不能不想起那些把这个汉化词传播开来的老外语词典。收藏在个人看来虽然只是个小事,可是其中却也包含着大历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