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黔首、布衣、黎氓、黎氓等。
1、黎民
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欧阳予倩《渔夫恨》第六场:“为除强暴舍一身,除了强暴救黎民。”
2、布衣
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3、白身
白身[bái shēn],字面意思为白色的身躯,亦可指光身、赤身、平民等。
《三国演义》第一回:“三人(刘、关、张)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
译文: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董卓就问这三人身居什么职位,刘备说平民。董卓听了有点轻视,不用待他们。
4、黎氓
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méng,是指黎民,亦作“ 黎萌 ”、黎民。
5、黔首
“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译文:把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郡又设置守、尉、监,更把百姓成为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