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音
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於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於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於东方。徵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锺调,配於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於北方。即阿於宇伊衣之五音也。
密宗亦配之於五智。
二、五阴
同五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
三、五觉
1. 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2. 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3. 相似觉。於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4. 随分觉,菩萨於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5. 究竟觉,於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大乘起信论》,三藏法数二十。
又五觉者,众生觉,声闻觉,二乘觉,菩萨觉,佛觉。
资料来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