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黄楠森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今年是他八十华诞和从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同举办的“二十一世纪哲学创新暨庆祝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领域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黄楠森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学科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先后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主编工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获一九九一年国家优秀教材奖,北大优秀成果一等奖;八卷本填补了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黄楠森以自己深厚的哲学功底,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见解。澄清了人们对一些哲学基本原理的模糊认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作出了有益探索。
其三,人学方面。黄楠森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组织发起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了《人学词典》。一九九一年组建了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他还配合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积极从事人权问题的研究,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
其四,文化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认识文化的本质,如何总结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得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应对国际竞争中文化方面的挑战,黄楠森教授对这些问题都有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一书获二○○○年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其五,邓小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从一九八三年开始,黄楠森教授就积极倡导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一九九二年后又专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