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之道
先秦诸子中老庄并称,司马迁为孔子作世家,而将老、庄、申、韩四人合为一篇列传,说明在司马迁心中,孔子与老庄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孔子远远在老庄之上。就思想而言老子的“无为”到庄子的“遁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他们都被道家所尊崇,孔子则持的是积极地参与政事比如齐治平之类认真地做他的道德文章。
有人说:“老子的‘有生于无’完全是一种主观臆断,没有任何意义,几乎等于一句废话”,这是抛弃了其哲学辩证的内核了。庄子的遁世当然不是一条正途,他回避了人生意义这一根本命题。从“人生的意义在于做”与“人生的意义在于逃避做”两个命题出发来看,我也自然会认为孔子的儒教更接近人生的本质。只是不管你入世还是遁世,没了这身臭皮囊恐怕断断不行的。然而,恰恰是老庄们特别是庄子对养生颇有精道之论。《庄子·内篇》中有篇谈养生的专文即《养生主》,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也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兼养,即“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第一段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清王先谦说:“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人的寿命有限而知识是无穷尽的,以有限的光阴追求无限的事物又自以为“智”那就太危险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不为“刑”、“名”累,正是所谓“天所与之年,任其自尽,勿夭折之,则有尽者无尽”。
庄子的养生原则“缘督以为经”就是顺乎自然之中道知应守常安时处顺,从老庄到《黄帝内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说明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的“阴阳”、“术数”,就是这种自然观。
现代经济社会的高节奏使人们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气氛中,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舍、感情投向都可能使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这种精神和情感诉求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而失去自控力。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遇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由失落感所衍生的情绪反应,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没有信心,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如果能知道天人合一的道理,“缘督以为经”就会缓解压力,克服这种消极的“灰色”心理。据说黄帝曾去崆峒山向一位已经得道的“仙人”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广成子告诉他:“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
第二段以庖丁为梁惠王解牛为喻,“牛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说明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应找出一个规律来适应现实而不致使生机受到损害。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避开不当的是非和矛盾的纠缠。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黄帝内经》所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不提倡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的“物”上,而是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来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即所谓内省,以此达到天人合谐的至境。因此,中国的儒、释、道、医、武等各宗各派无不把“养心”作为养生的重要途径。
养心是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心理因素如压抑、不和谐、被动的个性特征而言的,养心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保养正气在养生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凡事需量力而行,量力而行不是弱者,死人才是弱者。在日常生活及职场中要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与人为善体谅他人的个性。
孔子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人体内气血资源的健康状况,他认为,性欲、物欲、利欲等,都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平衡,所以一定要很好地进行约束。其中“老而戒得”的观点尤其值得中、老年人深思。中、老年人历经沧桑,应该深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第三段庄子以右师一只脚,“公文轩见右师而惊”为喻,无论天然形成残疾或由于人事都是天命使然无干人事,庄子的本意是说明形体的残疾对于养生并无影响。“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是说雉鸟如被关入笼中,既使精神旺盛,它也并不感到舒服。说明精神如受到桎梏,则是养生之大害,这与前所举右师恰成对比,右师是神全而形残亦无碍于养生,而雉在樊笼虽饮食无缺也不舒适,说明养生以逍遥自得为主。
接着庄子又以“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为喻,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失”一本作“佚”,秦佚和老聃都是看轻生死游于方外的得道之士,所以秦佚对老聃的弟子说:“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并且告诉他们人受命于天始有生死,今乃好生恶死感伤过份是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使自己的精神受到损害,是违反自然之道所致。老聃偶然生到世上来,原是他适应自然的正常发展,偶然死去也是他顺乎自然的必然结果。“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人的死亡正如上帝把一个悬挂的人解了下来使之复返自然。那么,人的生死也是自然现象,不必使感情过于激动以致影响养生。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是本篇的最后一句,有的学者认为其下可能有脱文,意思是说正如用薪柴点火一样,从这一块燃烧到另一块,单从现象看每一块薪柴是很容易燃尽的,但火种却由此得以延续,人也不会感觉薪柴在不断地穷尽。这里的“指”,亦见于墨子、公孙龙子之书及庄子齐物论中,皆作“概念”、“观念”或“***相”解,但在庄子看来“薪”是概念“火”才是本质,“薪”不能代替“火”。他以“火”喻人类的精神文化以“薪”喻人的肉体,说明人生虽短而人类的精神文化是可以长存的。同时也揭示了形灭神存之理,证明养生之道应注重精神生活而置生死于度外。
人到中年,知识、经验日益丰富,生理、心理却开始从巅峰走向衰退,生理疲劳、生理功能的退化以及长期处于精力透支,因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条件变化、文化意识形态等容易引起心理失衡,这些都会导致多种疾病接踵而来。我们看到一个个曾经显赫的名字在他们生命的黄金时期离我们而去,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灿烂中猝然辞世,让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中年是人生理、心理的“多事之秋”,俗话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当我们又走过了人生的坎坎坷坷之时特别当迈进中、老年的门槛,我们重新看看庄子的《养生主》一文,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某些新的启示。
[附]:《养生主》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